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承辦台南縣住宅年度計畫(民國100年)及中程計畫(民國100年至103年)規劃案,昨(19)日在於崑山科技大學圖書資訊館舉辦期中成果發表會。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系主任楊賀雯表示,若以台南縣整體供需市場來看,自民國89年110萬3,700人迄今110萬4,500人,總人口數僅小幅度增加,且近年來人口成長率更呈現微幅下滑趨勢,似乎隱含台南縣住宅市場需求不足的現象。若依綜合發展計畫中所劃設四大生活區(台南、新營、麻豆與玉井次生活圈)來看,台南次生活圈於民國97年時總人口數已達46萬7,700人,且該年度社會增加率(如人工遷居等)達246.98%,自然生育增加率達2.69%。因此,台南縣總體住宅需求狀況,應該是除台南次生活圈外,其餘生活圈均呈現需求疲軟的狀況。
至於台南縣住宅市場總體供給狀況,民國89年住宅存量為32萬4,500宅數,對照該年底戶數約為32萬5,300戶數,可說有些住宅供給不足現象,若依該架構推估,台南縣累計到民國98年第1季住宅存量將不足近1萬8,000戶,其中麻豆次生活圈(3.40%)與新營生活圈(3.39%)10年來平均住宅流量成長率均高於台南次生活圈(2.23%)。
該如何較精準地推估住宅市場供需?楊賀雯主任建議以房屋稅籍資料為驗證,依據e-住宅網中所提供數值,台南縣民國98年第1季課房屋稅住宅宅數為40萬8,700。若以該宅數對照,則可發現民國97年底戶數僅35萬9,400戶,確實低於住宅存量宅數,並無所謂住宅供給不足現象。
最後,台南縣住宅供需市場,除應仔細檢視住宅需求戶數與住宅存量宅數外,亦應關注相關重大建設與議題事件炒作。特別是,民國99年底即將實現的縣市合併議題,所牽涉的新市政中心遷移;此外,近年來中央政府積極推動的農村社區土地重劃與農村再生條例,均會直接影響都市化較弱之鄉鎮市住宅市場。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