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十八日離京前主動選擇了向來以敢言著稱的《南方周末》接受專訪,或因《南方周末》媒體未提出滿足歐巴馬想趁機宣揚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的問題,整個獨家專訪只問了七個不痛不癢的問題,十二分鐘就草草收場。
據消息人士透露,《南方周末》雖獲點名專訪,但因事前中共外交部未知會中宣部,為「縮小影響面」,點擊網頁雖能進,但相當不順。「上面下了規定,不讓其他網站轉載專訪」,消息人士說,原本南方編輯部計畫做一個半版,「但上頭最後喊卡,只做半版,其他部分緊急調了內部廣告填空,差點開天窗。」
上頭最後喊卡 見報只做半版
歐巴馬此行一直希望與大陸真正的社會聲音接觸,未到前,美使館先對大陸知名網路博客(部落格主)做了一場罕見「吹風會」;抵達後又與上海大學生舉行市政會議式對話。十八日選擇《南方周末》專訪,歐巴馬也出於同樣考慮。
據了解,大陸主流媒體《人民日報》、《新華社》都提出對歐巴馬專訪申請,但最後,歐巴馬在美國使館建議下,主動挑選《南方周末》。美大使館原建議包含《財經》雙周刊,但因《財經》人事大地震,主編胡舒立率團隊出走,美方作罷。《南方周末》是在中共外交部緊急通知下,才由總編輯向熹、國際部記者張哲從廣州匆匆趕赴北京,對歐巴馬做獨家專訪。
問題不痛不癢 回答草草結束
根據昨天最新出刊的《南方周末》,訪問於十八日上午十一點十分,在歐巴馬下榻的北京國際俱樂部飯店進行。《南方周末》對歐巴馬提出六個問題,包括訪華感想、工作和生活狀況、中美在亞太地區合作、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設限,及美國將如何落實不遏制中國崛起等。
原本期待透過《南方周末》專訪,發抒民主、自由「普世價值」理念的歐巴馬,對《南方周末》的提問顯然失望,因此所有問題只做簡短回答,十二分鐘結束,等於一個問答兩分鐘。儘管如此,《南方周末》昨在頭版打出「奧巴馬(大陸譯法)接受南方周末獨家專訪」標題,二版半版篇幅全文刊登並配一張專訪照。
中方媒體生態 美方掌握不夠
歐巴馬接受《南方周末》專訪是在中共外交部官員「陪同」下進行。根據大陸資深新聞人說法,如今《南方周末》早已改朝換代,不再是當年由江藝平主持的銳利喉舌。美國大使館對中國政治情勢、媒體生態的掌握,可能得做一番溫故知新。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