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使館挑中《南方周末》讓歐巴馬接受專訪,既是一種主動選擇,背後必然存在傳播美式理念的企圖,但從十二分鐘的短暫受訪時間,和了無新意的見報內容來看,這是一次失敗的嘗試,美國使館的大陸民情工作仍待加強。

從歐巴馬此行企圖接觸大陸公民社會的三次嘗試來看,與知名博客(部落格主)的接觸,應算是最具遠見的一次作為。因為任何人都知道,在全世界任何地方,網路才是第一媒體;其次,大陸媒體不管如何做市場化的轉變,其「官方媒體」的屬性基本沒變。

以《南方周末》而論,它曾經擁有過輝煌風光的歲月,所以能在大陸不允許《人民日報》之外全國性日報出現的前提下,以「周報」的形式橫掃中國。

但槍打出頭鳥,《南方周末》很早就遭到當局整頓,如今銳利程度不但大不如前,甚至還鈍於同屬廣東南方日報集團的《南方都市報》。

在《南方周末》已經變鈍,編採人員不再是過去意氣風發、以宣揚「新聞專業主義」為職志的媒體人,以及中共官員現場「陪同」等情勢條件下,歐巴馬對《南方周末》所提問題的不耐煩與草草作答,不能說毫無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