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七十二年前日據時代的畢業紀念冊,十九日在國立台南大學出現時,讓大批返校參加校慶活動的老校友為之驚豔。翻開這本充滿回憶的小冊子,裡面除了有當年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背後更隱藏一段長榮大學退休教授與為家庭付出而英年早逝的兄長間,感人的手足故事。
這本台南大學現今最早的畢業紀念冊,由已經退休的長榮大學教授王世雄,代替他英年早逝的大哥王世英捐贈給母校。雖然它只是復刻版,但無論內容、紙張、印刷、裝訂都完全比照原版製作,很容易讓人體會當年台南師範學校畢業生的驕傲。
「我都是靠這本紀念冊來追憶我大哥。」王世雄翻閱紀念冊,忍不住憶起相差十四歲的大哥王世英。民國廿六年從台南師範學校畢業後,前往高雄縣燕巢國小任教,每個月都騎一個多小時的腳踏車,專程趕回台南老家幫就讀國小六年級的他補習功課,兩人也因此建立濃濃手足情。
大哥為家庭付出 長榮教授王世雄感念
「我大哥是積勞成疾死的。」王世雄說,光復初期政府因財政狀況不佳,積欠基層教師不少薪水。為了養活家人及五名孩子,他的大哥不得不設法到外面賺錢,導致日夜操勞累壞身體,卅九歲便過世。
王世雄後來也跟隨哥哥的腳步進入台南師範就讀,並於民國四十年畢業後,先在高雄縣東方工專任教,再前往日本東京大學就讀研究所,回國後於長榮大學任教至退休。
自從大哥過世後,王世雄就弟代兄職,主動教導大哥的兒子。也因為這樣,他經常有機會翻閱大哥的畢業紀念冊,並藉此回憶兄弟相處的快樂時光。
復刻製冊贈母校 老校友個個為之驚豔
為了讓侄兒、侄女永遠記得父親的容顏,兩年多前王世雄突然興起復刻大哥畢業紀念冊的念頭,於是找上經營印刷業的親戚,不計成本完全比照當年紀念冊復刻,除分送每位侄兒、侄女一家一本外,還多刻一本送給母校珍藏。
多位老校友在校長黃秀霜的陪同下參觀時,看到一張張泛黃的黑白照片,訴說著光陰的故事,都興奮地翻閱當年的畢業紀念冊,並在老照片中「尋找自己」。當看見自己當年稚氣未脫的青澀模樣後,也都不禁發出會心的一笑。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