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趕熱錢出境,外資大賣權值股,驅使買盤轉往中小型股,由於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新增的成份股,將從台股11月30日盤後生效,14檔題材強、三大法人也認同買進的個股,可望在MSCI指數加持下,吸引買盤提前卡位。
央行總裁彭淮南逼退熱錢說,昨日引發台股大地震,外資賣超118.6億元,集中賣超電子、金融權值股。但在大盤重挫77點之際,店頭OTC市場逆勢上漲0.07點,凸顯中小型股成為買盤追捧的新軸心。
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所新增的38檔成份股,於30日盤後生效,屆時將成為檯面數百檔中小型股中,備受關注的焦點。
國泰證券研究部主管簡伯儀說,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當中的MSCI台灣指數,這次新增台股38檔,顯示近期台灣中小型個股的發展潛力在全球小型指數中的地位逐漸提升,小型股由於風險(Beta)值較大,股價的波動相對較大,可做為積極型投資人選股的標的。
雖然有38檔被納入成份股,但投資人宜掌握外資的選股標準與心法,一、具營收基本面或題材面,若與大陸市場或明年的新應用題材連結更好,二、外資佔股比例不太高者(16%以下)。三、近兩周法人有買超者為選股條件。
根據這些條件,選出台郡、創意、中航等14檔,其中,LED股泰谷外資持股為零,振曜、禾昌、中航、迅杰、建國均低於2%,市場專家表示,未來外資回補力道看好。
此外,創意、通嘉、矽格、冠軍4檔,雖然外資持股部位逾10%,但因分別具有台積電集團、10月營收創新高、聯發科供應鏈、大陸將建5萬棟摩天大樓等特色題材,因此也值得關注,冠軍昨日更拉漲停受關注。
友邦投信基金管理部資深經理曾志峰說,外資的被動式基金大部分跟著MSCI的建議在做調整,大部分的部位會在公佈後分批佈局。小型股一般都是屬於新興產業為主,成長力道也會比較明顯,而且被MSCI挑中者,應該是經過嚴謹程序挑選出來的個股,具有小而美的特質,又有MSCI的加持,容易吸引投資人及法人關愛,股價想像空間大。
(相關新聞見A2、B2)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