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昨天舉辦「災後重建財源」論壇,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災後一片哀鴻遍野,明年不可能加稅;而與會的學者群呼籲,政府應附加特別捐,償還部分八八水災的債務,不應全由子孫承擔重建責任。
八八水災重建特別預算為1,164億元,適值災後百日,昨天政大公共論壇特以此為主題。李述德發表專題演講表示,政府幾個籌財源管道,加稅要有一定條件,要等景氣復甦後才加稅;對災民收費也不適合,而公股釋股爭議多,如要開徵特別捐要經過立法程序,考慮後以發債的程序最簡化,所以最後全部都用發債方式。
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黃明聖表示,我國財政的問題根源在支出,如同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所形容「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災後重建財源除了要省錢節約用度,也可借鏡八七水災附加特別捐做法,償還債務的本金1,164億。
黃明聖建議,對營業稅附加20%,稅率由5%漲為6%,增加1個百分點,1年可籌400億。並在排除民生必需品的米酒、料理米酒後,對其餘酒類附加捐附加10%,酒的價格彈性很小,但所得彈性很大,可得的財源很有限,但很有意義。
中華財政學會創會理事長陳聽安表示,附加捐是有特定用途的短期做法,須與解決財政和稅制改革的加稅議題要分開。附加捐是目前政府唯一可行的方法,規模大小可以討論,例如,1年附加400億,3年可籌1,200億,或者如果1年附加200億,5年償還債務1,000億。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也表贊同,他說,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主張對證券交易附加捐,因民氣可用,政府要把握時機,莫又錯過。對酒附加捐的主意很好,因奢侈品的特色是價格越高,奢侈效益越高,越有人買,所以建議對鑽石等奢侈品課稅,籌措財源。並在公共建設上留下名字,有貢獻的人可以留名,偷工減料者則可究責。
但中央研究院研究員胡勝正表示,今年才剛發消費券,如果明年就對消費稅附加捐,是否合適?對奢侈品課稅,也要考慮競爭力的問題,會不會大家都跑到香港去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