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藉提問來收集資料、了解動機、發現問題。在職場提出及回答的問題可敞露情緒、發現新方法及提高效率。而這些希望達成的結果都假設一件事:有人實實在在找到他們所提問題的答案。
想得到好答案就有賴發問者的技巧,你必須精通5種行為:
1.一次問一個問題。缺乏經驗的提問者通常會陷入一次問一大串問題的陷阱。發生這種事,是因為提問人未想清楚他們要問的問題。聽聽這句話:「莎拉,我很好奇顧客最近提了一些什麼事?我的意思是,為什麼一通電話還要勞駕你接?我們上周實施的新政策真的有負面效應嗎?」
可憐的莎拉。她該回答哪個問題?連番轟炸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發問人未動腦就先開口。一時半刻的思索就能協助莎拉的領導者了解,他們最想知道的是新政策的反應。「莎拉,你看顧客對我們上周實施的新政策有何反應?」這是一個直截了當、不偏不倚的問題,莎拉會覺得答起來自在多了。
2.問題結束時停頓一下。讓這段停頓時間長到足夠回答者思考、設計答案並說出他們的答案。停頓沈默可作為領導者的工具,這件事常遭人忽略;談到提問題,培養讓自己閉嘴的技巧相當重要。多年來,成功的業務人員都知道沈默的價值:問題提出後第一個開口的人是輸家。在領導者提出問題的狀況下,「輸」意味領導者未得到答案、未得到好答案,或未得到真誠實在的答案。
在提出問題之後保持緘默,此事涉及的不只是不說話而已。保持緘默表示要維持目光接觸、動作停頓,且在等待時感覺安之若素。多數人自認在提出問題後停頓夠久,但其實不然。如果你問了一個問題之後停個兩三秒,你會覺得很久,但如果你是在準備應付他人的題目,你會覺得兩三秒似乎是轉瞬之間而已。請密切觀察你在提出問題後的停頓時間,並觀察你在任何情況下對緘默的泰然自若。提出問題後至少留下10秒鐘的停頓,你會看到你所獲答案的品質大大改善。
3.學習聆聽。我們大多數人都沒學過傾聽,也未接到別人對我們自己傾聽技巧的評價,或甚至從未花時間想想傾聽是多麼的重要。現在是做這3件事的好時機。我確信你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會協助你找到跟傾聽相關的課程;你的配偶或身邊重要人士會提供你回饋意見;現在這件事被提了出來,你可以想想自己傾聽技巧差勁的後果。
4.提問後續問題。提問後續問題的一個壞處是,太多人一開始追問就讓人聽起來或感覺起來好像是法官審案。你可以運用「口語鼓勵」,鼓勵回答者釐清其答案中的論點。你或許已在有趣的對話中使用這些「口語鼓勵」,例如「這事我不知道,請多說一點」、「還發生什麼事」、「那件事又出現了嗎?」這些雖然都還是問句,但說出來卻不必像帶著一個問號那樣尾音上揚,而是降音結束,做為鼓勵對話的一種表達方式。
5.道謝。無論人家多麼常說不必言謝,衷心感謝都是必要的。向那些花時間回答你問題、協助你的人致謝,你下回提問時就更可能獲得更多更深入的答案。而你心存感激的消息將在組織內流傳,這種態度將提高你的領導聲望。
持續練習上述5種作為將使你變成一個有效率的提問者,也就是能得到答案的提問者。(本文摘自本書導論)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