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貴族勞工」之稱的國營事業員工,都可以上街頭、爭取更多年終獎金;那麼,大部分在中小企業工作,薪資遜於國營事業、保障更難與其匹敵、生活在「領不到退休金」的風險的勞工們,是不是該一頭撞死好了?
年終獎金一向豐厚的國營事業,今年因年終獎金縮水下,員工憤而走上街頭抗議。五萬多張的龐大選票壓力,雖然「提醒」執政黨不可小歔,但可能讓更多無業族或連年終都領不到的市井小民深感心酸,更質疑這群「國家貴族」的動機可議。
以我國現有近千萬勞工人數而言,五萬多名國營事業員工的工作環境與待遇,已屬相對優渥,且往年都享有豐厚的年終獎金。例如去年中油就可領高達四.六個月,台糖、台水與台電亦可領四.一至四.三個月,漢翔雖然敬陪末座,還是有二.三個月。
雖然今年年終獎金已大幅縮水,中油更是「降很大」,足足少了二.六個月,台電也少了一.七個月,但若跟受到金融海嘯重創的民間企業大部分都只有○.五到一個月的年終獎金相較,仍是「老天保佑」。
如今,雖然景氣好轉,休無薪假人數逐漸消失,台積電董座更大手筆加薪,但大多數的上班族還是「剉著等」,怕今年不能「過好年冬」,甚至還有許多無業遊民,仍在尋覓好頭路。
看著國營事業員工仗著勢力龐大工會,共同走上街頭爭取應有權利,這股壓力與時機點,對執政黨造成壓力的確不可小歔。但對更多擔心連年終都領不到的市井小民來說,不但動機可議、情何以堪,更忽略社會觀感的感受。政府如果屈服於工會壓力,可預料必然引起民眾反感,那,「庶民經濟」就別玩了。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