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就滿卅歲,當了爸爸的王建民,昨天回到家鄉台灣,多了幾分的成熟穩重。相較於往年「終身洋基人」的說法,建仔今年坦言不排斥效力其他球隊。事實上,經過今年球季的諸多磨難,建仔對個人生涯規畫的理解,也確實成長不少。
職業運動是殘酷、現實的,建仔所屬的洋基又是「功利至上」的代表。建仔往年被問到未來規畫,總是強調希望爭取複數年合約、永遠效力洋基,聽來其實有些天真。昨天在返國記者會上的說法,才真的有「入世」的感覺。
不再獨鍾洋基 要開始練短打
現實環境和運動傷害,迫使建仔必須成長。外在形勢非常清楚,肩膀二度動刀的他,是個不但趕不上明年開季、甚至能否恢復昔日威力都有疑問的投手。已經在紐澤西置產成家的他,或許還是想留在洋基,但決定權完全在球團手上,建仔只能做好自己的復健工作,等待結果再尋求因應之道。
「現在都不確定,不管去哪隊,都得慢慢打上去,」建仔也不排斥轉戰國聯或前教頭托瑞帶領的道奇隊,只是國聯的投手還得打擊,「比較難,我得盡量去練好短打才行。」建仔幽默的說。
值得一提的是,被問到轉戰其他球隊的可能性,建仔表示自己得在十二月十三日洋基「不續約」以後,經紀公司才能開始與其他球隊接觸。在過去幾年,這是一個建仔完全不用去思考或煩惱的問題,這次顯然他已聽過經紀公司的沙盤推演。這一年,讓建仔學會體認現實。
積極調整心態 不難風雲再起
頂著連兩年十九勝光環的時候,運勢正旺的建仔無往不利,即使英文能力有限,也會被美國媒體封為「沉默的王牌」,剛毅木訥也是種魅力;但在今年球季陷入低潮時,建仔連吞敗的隔天都會被記者包圍,卻無法用語言向美媒說明自己的狀況,就會突顯出他還不是個全方位的職業球員。
要在大聯盟長久生存,身、心都得有PRO等級的水準。今年或許是建仔的低潮年,但換個角度來看,經過這一季的磨難,建仔在心態上的成熟和成長,不啻是未來風雲再起的寶貴資產。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