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大理一帶的傳統小吃有雞肉涼米線、乳扇、乳餅等。來到此地,一定要嚐嚐別處見不到的美味佳餚。

雞肉涼米線是昆明、大理一帶,十分風行的小吃,夏秋兩季,幾乎每一家小吃店都會推出。燙熟的米線上面灑上雞肉、核桃末、花生末、小蔥……上桌前,淋上店家特製滷汁,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道地小吃,躍然眼前。

涼米線、乳扇 道地傳統小吃

當地雞肉涼米線的特色是,配料多、用料全,酸、辣、麻、甜、香五味俱全,吃起來的口感非常滑潤。

乳扇是產於大理一帶的乳製品,當地酪農將鮮牛奶煮沸之後,加入食用酸,當表面凝結時,以竹籤挑起晾乾的薄片,是一種含水量比乳酪更少的薄片,呈乳黃色。

乳扇可以作各式菜肴,涼拌、油煎、燒烤都可以,不過一般最常見的是用烤的或用炸的。烤乳扇在大理古城隨處可見,將乳扇架在炭火上烤軟,當烤到香味四溢的時候,刷上一點玫瑰醬,然後捲起來吃,是一種非常具有特色的路邊小吃。

另一種吃法是在餐廳裡,將乳扇放到熱油裡炸,乳扇會膨漲酥脆,然後灑上一點白糖上桌,這道菜稱為「夾沙乳扇」,也是很好吃的甜點。此外也有人加上核桃末等等,更為精緻。

乳餅夾火腿 絕妙搭配引人回味

乳餅其實就是乳酪,是用當地新鮮羊奶煮沸後,加入食用酸凝固加壓製成,一般五斤羊奶製成一斤乳餅。品質優異的乳餅,色澤白而微黃、表面帶有油質、內部質地緻密無氣孔、沒有酸味,密封起來可以保存半年不變質。

乳餅是雲南菜常用的食材,吃法很多,煎、煮、烤、蒸均可,也可以直接吃。不過,雲南乳餅製作的時候不調味,所以是淡的。

我最喜歡的吃法是,把乳餅和肥瘦相間的宣威火腿切片,間隔舖在盤子上蒸,乳餅的柔細口感跟奶香,與宣威火腿的鮮鹹香搭配得天衣無縫,這就是雲南名菜「火腿夾乳餅」。

捲粉味似河粉 沙鍋魚鮮甜

我只在大理吃過捲粉這種小吃,原料是用米漿蒸出來的圓型薄餅,口感有點像廣東的河粉、客家的粿仔。在一大張餅上,刷上花生粉、甜醬、辣椒醬調成的醬汁,灑上切碎的鹹菜,捲起來吃。味道有點像沒包肉的割包,口感則像河粉,相當別致。

沙鍋魚我覺得談不上特色,不過這道菜在大理隨處可見,是大理白族最平常的一道菜。洱海的鮮魚,加上當地產的新鮮蔬菜、豆腐、粉條,材料新鮮,口味當然不錯,就是談不上特色。至於所謂「海水煮海魚」(以洱海的水煮洱海的魚)不過是噱頭罷了。

三道茶 帶有長輩滿滿祝福

白族的「三道茶」,由家中或族中長輩司茶,最初是作為求學、習藝、經商、婚嫁時,長輩對晚輩的勉勵與祝福。如今,已經成了白族喜慶迎賓時的飲茶習俗。

三道茶的第一道稱之為「苦茶」。代表「求學立業必先學習吃苦」。司茶者在白族人堂屋一年四季不滅的火盆上,用小陶罐燒烤茶葉,直到茶葉黃而不焦、香氣彌漫,然後沖入滾燙的開水,茶味濃釅、香氣宜人。小口品飲,苦甘清香。

第二道茶稱為「甜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之後,主人再用小砂罐烤茶、煮茶,但是這一次要在茶杯裡放少許紅糖、乳扇、核桃仁。煮好的茶湯,傾入到八分滿為止。這道茶甜而不膩,所用的茶杯有小碗大,客人可以痛快暢飲,有苦盡甘來之意。

第三道茶稱為「回味茶」。煮茶的方法相同,但是茶杯裡放的配料換成蜂蜜、薑、花椒、桂皮。這杯茶甜、酸、苦、辣,百味俱全、回味無窮。辣在白語中與「親」諧音,而薑在白語中有富貴之意,所以這道茶表達了,賓主之間的親密,和主人對客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