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日前簽署MOU後,未來台灣銀行業者將可在中國大陸設立分行,而ECFA簽署後,除兩岸金融證照有機會互通外,證券和保險業者更有機會比照MOU前進中國大陸。台灣金融業者積極地想到中國大陸設點,最想做的就是趕快找到合適人才建立當地化的核心團隊。

其實在MOU未定之時,就已有不少台灣金融機構開始計劃性的針對大陸市場組建在地的核心團隊。台灣金融機構對於大陸當地的人才結構、薪資水準、法律法規以及想要找尋的專業經理人等各方面,都還無法完全掌握。因此,能否在目前關鍵時刻奪取合適的人才,是台灣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大陸後能否站穩腳跟的最重要的因素。

台灣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大陸急需的人才主要分為申請設立和業務兩大部分。申設包含法務、合規、HR、IT等基本架構職位,而業務職位主要指客戶經理。招募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高階專業經理人,條件必須熟悉央行和銀監會的規定和流程,以及相關部門聯絡窗口以及有一定的人脈關係。

如果台灣的金融企業認為只要憑著台灣經驗就可以到中國大陸複製成功,恐怕是無法達成的。因為兩邊金融市場的規定和消費者的特性都不是完全一樣,台灣金融業培養的專業經理人,到中國大陸不一定能夠適應。所以現在台灣的金融業都急著找尋能打開中國大陸市場的專業經理群,希望能多找到幾位,組成核心化團隊來打江山。

台灣金融企業急著到中國大陸找尋人才,中國大陸金融業也急需人才。中國大陸金融人才嚴重短缺,紐約有金融人才近80萬,香港也有30多萬,而上海卻僅僅只有20萬。世界一級的國際金融城市,金融業的從業人口平均達到該城市勞動人口10% 以上。以上海超過1,000萬就業人口總數來估算,其現階段的缺口至少還有80萬,台灣金融業的人才一定能佔有一席之地。

未來在MOU的推波助瀾之下, 台灣金融業的人才將會有新一波的遷移。台灣的金融人才將來選擇發展將有更多選擇,不管是在中國大陸的台資金融業開疆闢土,還是選擇到陸資金融業上班,亦或是爭取在台灣的陸資金融機構工作,對台灣金融專業經理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住兩岸金融市場變化的大好機會。(104人力銀行(中國)獵才總監黃至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