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長黎小龍向中新社記者展示了重慶從台灣購回的上噸重的抗戰文獻,並敘述其在台期間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生的機緣偶遇。

中新社說,為促進中國抗戰大後方史實研究與建設,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和重慶圖書館聯合赴台,從台北購回1.5噸重的抗戰文獻。這批史實資料在歷經了半個月的輾轉旅程後於本月17日運抵重慶。

從台灣購回的檔案資料將極大程度地豐富重慶抗戰時期歷史文化研究,全面展示重慶抗戰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其中包括《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會議記錄》、《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等重要文獻。黎小龍說,在台灣國民黨黨史館和檔案館看到這些曾經在重慶保存、並記錄重慶的書籍時,讓其眼前一亮。

當時正在台灣國民黨党史館查資料的黎小龍一行獲悉,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恰巧到黨史館視察。馬英九得知重慶的文史學者在此時,親切接見了黎小龍及其同伴,並合影留念。

黎小龍說,「馬英九先生雖未到過重慶,卻與重慶淵源頗深,其父親馬鶴凌先生不僅在重慶居住過一段時間,並在此與馬英九的母親結為百年之好。有幸見到馬先生,我們將其父馬鶴凌當年在重慶寫的一首詩作贈給了他。」

如今,回到重慶的黎小龍正忙著整理文獻、舉辦展覽和研討會等各種事宜。根據重慶與台灣在今年8月簽訂的合作備忘錄,為共慶抗戰勝利六十五周年,明年8月和10將分別在重慶和台灣舉辦以重慶歲月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抗戰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