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上萬中小學教師參加原湖北教育學院的遠端現代教育,畢業後卻獲「假文憑」,文憑上標有教育部文號,卻通不過教育部驗證,只能在湖北省內通用。
無獨有偶,《新安晚報》報導,在湖北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南湖校區讀書,畢業時拿到「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的畢業文憑,而卻被江西的學校稱為假文憑。而南京人才服務中心鑑定的15個學歷存在問題文憑中,有14個是「學校造」。這些學校或是辦學沒經教育部門同意,或是某些專業開設沒經教育部門批准,導致文憑統統不被承認。
更有甚者,據《瞭望東方周刊》報導,全國數所高校涉嫌販賣文憑的醜聞,只需一、兩萬就能買到一個大學文憑,文憑可以通過認證。販賣文憑者跟全國數所高校有勾連,並且出售的正是有關部門統一印製的「真文憑」。
一些高校參與販賣文憑,一方面是利潤回報豐厚引發的利益驅動,另一方面大陸法律關於證件問題的規定也存在漏洞,執法部門重視不夠,打擊不力。新加坡對學校頒發假文憑,就無一例外的吊銷辦學許可證。2009年新加坡布魯克斯商業學校因假冒頒發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本科文憑證書,而被取消註冊資格。
高校頒發假文憑或「地方糧票」的背後有著十分複雜的社會問題,根治這種現象,要採取公開透明的方式,下大力氣治理腐敗行為,以早日根除這一醜惡現象。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