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參展一次,就建立一個灘頭堡…」異數宣言公司執行長劉邦初透露,借著參展北京文博、上海世博等盛會,他正在搭建一個通路平台,號召兩岸三地設計師打團體戰,從大陸進軍國際市場!

起點就選在北京。他研究中國通路,發現單一生活風格品牌尚不適合或無法進駐百貨公司、文創園區,一來多數大陸人仍處於產品消費階段,再來一些百貨、園區係地產商炒作,租金貴,即使地產商免費贊助店面,外國精品店也叫好不叫座,讓他興起不如從參與特殊活動中,尋找進入實體店的機會。

他又看好北京文博、上海世博,可望帶來一個個國際化機會和經驗,跟有些城市會展活動流於貿易商、工廠接單的大拜拜不同。尤指北京文博,北京文化底蘊、質量比其他城市具影響力,加上經過京奧洗禮,眼界、軟實力提升,對文博國際化期待高,若台商趁著參與北京文博,認識並連結當地資源,捕捉當地文化元素發展文創商品,有機會建立一個至少是東方市場的重要品牌和組織。

所以劉邦初去年參加北京文博時,用心布陣,僅在展位4個角落擺上自有品牌The One精緻單品,打上強光聚焦,在眾聲喧嘩展場裡獨樹一格,引來許多人一探究竟,這招釣魚策略更為他釣到北京市旅遊局、西城區人民政府等大尾顧客,給了他在今年北京文博會一展設計能量的機會。

接著今年7月,參加「1933老廠房品味品位展」,再贏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館內最大餐廳的室內空間設計案,這是一個永久場館,讓他在上海也有實體店。

劉邦初指出,做品牌要有通路,讓消費者找得到你,但通路不只是通路,也是開展市場利器。他與北京市旅遊局合作,負責今年北京文博「港台北京禮物創意產品邀請展」,邀集22組港台設計公司/品牌參展,也推出北京文創之旅、文化旅遊創意商品設計交流論壇、設計師交流晚會,讓京、港、台文創和設計人士相會一堂。

同時間,在北京西城最古老的商業街、文化街「煙袋斜街」上,一些台港知名設計師原創品牌商品在The One新開的「享設計」(原創設計商品館)店裡開賣,連同「Gift One」(中國好禮原創商品館)、「海子館」(什剎海紀念品專賣店)2家新店,也將提供兩岸三地設計師舞台。

簡要說,劉邦初有步驟、計畫的,從參展去搭建通路平台和旅遊觀光市場,再透過通路匯集華人設計師能量,做旅遊觀光生意去了解顧客、開拓生意。由此延伸,「享設計」會走向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通路策略;「Gift One」會在各古都景點找到中國特色推出原創旅遊商品;「海子館」針對流量大、開發成本低的紙製品設計,3個品牌滿足多層次市場,共通點是都有國際觀光客當基本盤,待內地市場崛起,The One再結合生活風格行銷品牌。

「品牌要大,必須是『長』出來的!」劉邦初提醒,進軍國際要看企業體質,若無足夠人才或建立製造基地、發展聯盟,恐怕只能打游擊戰。所以他已調4個台灣老臣在大陸布重兵,同時在台灣發展經營模式,稍早連結10個設計師品牌店推動「中山大同趣」活動,類似模式將複製到永康街,在北京煙袋斜街也將陸續開出更多店串連造勢,將設計結合在地觀光資源,可望提高遍地開花的機會;也會在兩岸做都市型Resort、Hotel,把文創產業集成,更大企圖是把台北、北京等城市當作場域,透過店家、公共空間等多個介面演繹生活風格,畢竟文創是扎根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