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辦桌文化的式微,創團十周年的紅瓦民族舞蹈團推出民族舞劇《辦桌》,團長劉明仁以辦桌流程入舞,從備料、烹調、裝盤、上菜的過程全以肢體展現,融合了流行的街舞、踢踏舞與相聲等元素。
六十一年次的劉明仁在新竹鄉間長大,他對流水席、辦桌、總鋪師有著一股特殊情感。「小時候不時可在廟口、別人家門前廣場看到辦桌搭台,那種熱鬧的氛圍,是陪伴我成長的記憶。」
由於他中學也教授舞蹈班及社團,跟孩子聊起辦桌時,獲得的回應卻很冷淡。「辦桌、流水席,對他們而言好陌生,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那卻是我們這輩人的記憶中,台灣人情味的最佳表現。」
因此,策畫十周年舞作時,劉明仁決定以辦桌為題,一方面希望喚回同輩人記憶,同時讓沒看過辦桌的年輕人了解辦桌是怎麼一回事。
透過舞劇的形式,劉明仁以一名離開家鄉到城市打拼的原住民青年為主角,在舞劇中他跟著總鋪師學辦桌、烹飪、接洽訂桌,展現辦桌文化的樣貌。
同時,因應劇情發展,他串入街舞、踢踏舞與相聲等演出形式,讓《辦桌》如同辦桌文化一般的熱鬧豐富。《辦桌》將於十二月十八、十九日在台北縣藝文中心演出。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