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西餐市場目前競爭者仍少,王品集團挾著中式口味的西餐和台灣連鎖成功的經驗,明年將加快在大陸二級城市展店。西餐著重精緻的服務,人才培訓時間較長,加上大陸挖角風盛行,使得人才成為西進拓展的重要的關鍵。

不受去年金融風暴的衝擊,在兩岸都是台灣餐飲業龍頭的王品集團,今年合計兩岸營收可達到52.4億台幣,較去年成長12.4%,仍交出亮眼成績單。

明年王品集團計畫在大陸拓展12家店,其中王品牛排就占9家,因為高價位的西餐在大陸競爭者少,市場空間廣大。但王品最近也在台中推出平價個人小火鍋的新品牌,準備將來赴大陸發展可快速複製的平價餐飲品牌。

台資連鎖餐飲業近來受到許多外資的青睞,在大陸已有28家連鎖店的王品集團,也有許多的私募基金和創投基金找上門,但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接受《旺報》採訪時笑說,我們不缺經驗、不缺錢、不缺市場,就是缺人才。要不然開店速度一定會更快。以下是專訪內容:

大陸西餐仍是處女地

問:王品在大陸市場的經營有受到金融風暴的影響嗎?

答:沒有受影響,原因是我們在大陸做的是西餐。

大陸人很會模仿,如果有人做中餐成功,很快他就會做跟你一樣的生意。我們很幸運,大陸市場上經營西餐的業者很有限,這是他們不熟悉的領域,當然還是有山寨版,不過都做不像,就算模仿也沒多久就收掉了。

在台灣,西餐原來就是我們的強項,到大陸當然也做西餐。現在大陸西餐那塊市場就等著我們慢慢開拓,只要我們有人力資源,就可以多開店。

問:西進以來,王品目前在大陸的經營情況如何?

答:我們7年前先進上海,現在大陸共有28家店,包括王品牛排、西堤,以及在大陸新創的丰滑火鍋。

當初考量市場很大才想試看看火鍋生意,後來發現那不是我們的差異化市場,中餐的市場很競爭,所以丰滑並不太成功。我們決定試試水溫就好,要趕快退出。還是要做西餐。

問:大陸很多人不懂西餐,你們怎麼推廣生意?

答:一開始是透過台商。上海王品第一家店開在仙霞路。剛開始裝潢時,台商就非常高興,想說終於可以吃到家鄉味了。所以一開始營業,大概有7成都是台商帶大陸朋友過來。我們在大陸沒做廣告,台商就是王品最大的廣告恩人。

隨著各店慢慢開張,現在大陸的客源最多有2成是台商,其他8、9成都是大陸人了。畢竟我們的目的是賺大陸人的錢,不是只經營台商。

其實大陸客人也不需要服務生特別解釋西餐如何吃,這樣會傷到面子。他們自己會看旁邊的人怎麼吃,學習很快的。

問:你們在大陸有沒有舉辦行銷活動?

答:我們在兩岸都沒有編任何廣告預算,都是客人幫我們行銷。王品主要是用活動代替廣告,例如送玫瑰花、捐血、捐書等。

但大陸社會還無法接受這類的活動,他們比台灣大概慢10年,所以我們也不能比社會動脈快兩步,快半步就可以。所以我們目前在上海只做招待孤兒、關懷孤兒院,或社區清潔活動,其他周圍城市也還沒有做活動,大陸普遍還沒有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

連鎖經驗成功搶市

問:外資經營的西餐廳會對你們構成競爭嗎?

答:外國人開的西餐廳都在五星級飯店裡,大陸人覺得有距離感,不會想進去。而且飯店的環境也比較拘謹,會讓大陸人感覺自己好像鄉巴佬。此外這類西餐的口味是傳統美式、歐式風味,大陸人吃不慣。王品是中式口味的西餐,大陸人吃的慣。

問:同品牌的餐廳,在兩岸經營上有什麼不同嗎?

答:以裝潢來說,同樣200坪的店面,台灣可以坐120個位置,大陸大概只有80、90個位置,大陸店等於多了三分之一的空間。大陸店面的裝潢和台灣20年前的理容院一樣,牆壁、天花板都要金碧輝煌,所以運用許多金漆、絲質、絨布裝飾;椅子比人還高,讓客人坐下來好像皇帝,這樣吃西餐他們很有感覺。所以裝潢費也比台灣貴。台灣現在走簡約風,只要牆壁貼一些磁材,其他都不用動。

大陸菜單跟台灣大概有一半一樣,另一半由廚師團隊共同研發、比菜。同樣一種菜色,台灣把食材放在質感好的大盤子中間就好,但大陸擺盤卻要很華麗、與眾不同。例如蝦子沙拉,要在盤子上弄個乾冰,冰上面再一個小碟子,上面再放蝦子沙拉,讓它有冒煙的效果。大陸的甜點和台灣都不一樣。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甜點外面裝飾一個像鳥巢的糖絲,他們拉糖絲拉得很漂亮。

人才養成是最大挑戰

問:你認為拓展大陸市場,最大的關鍵在哪裡?

答:主要是人才養成。因為西餐著重服務,每位同仁都要訓練到很精緻,因此沒辦法快速擴充。如果我們有足夠人手,幾十家店我就一起開了。

大陸人才的訓練養成也比台灣慢很多。同一項訓練,在大陸要達到相同的水準,必須多花一倍時間。(文轉B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