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瞭望》新聞周刊指出,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秘書長趙濤提出,消費力下降、房產價格持續上升將對大陸經濟不利,他也提醒,農產品銷售不佳、股民被套牢、汽車配套建設不足等問題,也恐阻礙大陸的經濟成長。
趙濤表示,大陸國民經濟成長的內生動力仍然不足,為了應對金融危機,政府投資4兆元(人民幣,下同)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目前民間投資意願不旺、部分中小企業獲取資金困難的現象仍然存在。
據海關總署資料顯示,1─10月大陸對外貿易累計進出口總值17554.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9%,其中,出口9573.6億美元,下降20.5%;進口7981.3億美元,下降19%,累計實現貿易順差1592.3億美元,減少27.2%。
雖然10月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已收窄到10.7%,月出口值連續第4個月超過千億美元,但年增率下降的總格局尚未扭轉,外需萎縮的局面及影響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趙濤建議大陸政府,應繼續抓緊時機調整需求結構,繼續推進擴大內需。
趙濤也說,農產品滯銷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其中農產品涉及廣泛,包含糧食、棉花、油料、果菜等均有滯銷的問題,若不解決此問題,不僅影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還會直接影響農民收入。
至於一般民眾關心的股市,現在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股票市場中大多數股民被套牢,將大幅影響擴大消費。
此外,隨著大陸成為汽車生產和消費大國,大陸除了發展環保汽車和替代能源外,迫切需要在城市結構、交通管理及住宅方面,提高相應的規畫配套,但目前大部分的配套發展嚴重滯後。
趙濤解釋,汽車的發展不僅是解決居民交通問題,更重要的是加快經濟活動速度和頻率,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產生積極作用,目前對汽車社會來臨帶來新需求的配套落後,如此下去最終將影響大陸汽車的產銷,拖累經濟增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