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振興金融危機下疲弱不振的旅遊業,從明年起,中韓政府將可望實施雙方觀光免簽證的制度。

先前,中韓雙方已通過明年5到10月上海世博會期間的階段性免簽證入境計畫。11月20日,韓國總統李明博在江原道平昌龍平度假村,主持了「第三次加強觀光業競爭力會議」,而在當天公布的《觀光產業先進化戰略》則指出,將積極推動中國人入境免簽證的方案,使目前每年達700萬人的外國遊客,到2020年能增加至2000萬名。

30天免簽證有對象限制

如果改善方案確定,凡65歲以上老人、兒童和青少年、公務員、跨國企業職員等部分中國人,就可以以30天免簽證的方式到韓國。

南韓觀光產業局局長趙顯宰表示:「到2015年,中國出境遊客將達1億名,只要吸引其中的10%,就有1000萬人前往韓國,超過今年遊客總數。」

南韓總統李明博也說:「雖然經濟增長了,但是就業率卻停滯不前。」他強調,政府要將重點放在旅遊行業,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不過,針對這波更開放的旅遊政策,南韓媒體一方面表示要針對中國遊客制訂「量身定作型戰略」,一方面也有所有疑慮。《朝鮮日報》社論表示,對於全世界來說,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既是挑戰也是機會;而對於韓國來說,中國既是能成為新增長跳板的機會之地,同時也是可能使韓國經濟過分依賴中國,淪為中國「追隨型」國家的陷阱。檢視近來中國的外交關係,無論美國還是日本,都已將戰略軸心投注到中國崛起上,因此,韓國應該更全面、更謹慎的考慮對華政策。

中韓交流迅速擴大中

南韓政府自1994年以來解除中國旅遊限制後,開通了韓中直航航線,截至今年10月底,中韓之間每周有639個航班運行,和韓美、韓日全體航班數量總和差不多。而在2001年僅達3000多人的韓國境內中國留學生,在今年則攀升至6萬人,到中國留學的韓國學生也達到5.7萬多人,顯示中韓交流正迅速擴大。

據了解,南韓和中國之間的短期免簽證訪問計畫如果得以實現,中韓之間的人員交流將在短時間內激增至目前的兩倍,亦即1000萬人。南韓媒體呼籲,南韓政府在掃除中韓交流障礙之際,也應認真討論由此項政策帶來的副作用和社會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