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發改委擬將居民用電,分為「保證基本生活需求用電」、「正常家庭生活用電」和「奢侈型用電」三檔,其中,「保證基本生活需求用電」擬規畫每戶每月87度,這一標準為目前全國居民生活用電的平均數字,超過這一數字將逐層調升電價。
每月87度必須建立在科學標準上面,遺憾的是,發改委並沒有給出「保證基本生活需求用電」等三個概念的定義和標準。前提沒有共識,討論就沒有意義,資料當然也就不具有代表性,各界的質疑也就難免。公共決策不應該閉門造車,不應該急於求成,而應該廣納民意,在民意共識的基礎上按程式推進。
中國領土960萬平方公里,跨東五區到東九區共5個時區,從最南的北緯4度到最北的北緯53度,跨越49個緯度,海拔從最低的負154.31米,到最高的8844.43米,跨度近萬米。這就決定了不同地區的氣溫高低、光照強度、日照長短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季節,差別會很大,用電需求的差別也會很大,不適宜用全國平均數一刀切,而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因地制宜,有差別對待。
而且,人類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隨著時代和科技的進步,「基本生活需求」和「正常家庭生活」的標準,也可能發生或增或減的變化。因此,標準也應該是浮動的,而不應一成不變。
不能讓改革淪為惰政
另外,「階梯式電價」的重要作用是鼓勵節能減排,這應該充分體現在定價設計上。而現在的改革立足點,不在於鼓勵節能,而在解決電企成本上漲的問題。最後的結果,就會將「階梯式電價」變異成單純的漲價。如何利用電價鼓勵居民節能?依我看,保證基本生活需求用電的定價,就應該在成本價之下;正常家庭生活用電,應該堅持成本價;奢侈型用電,應該堅持懲罰性高價。這樣,電價改革有漲有跌,才不會增加居民的正常生活開支,又能起到鼓勵節能的作用。當然,前提是釐清每度電的成本,不能簡單由壟斷電企說了算。
「階梯式電價」改革,必須堅持共同而有區別的原則,目的是使電價更加科學、合理,而不是簡單漲價。使電價更加科學、合理,定價體系和結算方式都可能會複雜一些,但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方向,而不能為了簡單而出「惰政」,而以發改委目前透露的資訊看,它的實質就是一種「惰政」。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