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走出金融海嘯陰霾!經濟部昨(23)日發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317.5億美元,年增率4.41%,是金融海嘯以來首度轉為正成長,其中,自大陸接單金額貢獻度最大,10月接單金額年增率為19.60%,不僅是連續4個月正成長之外,也是首度成長數字達兩位數。

以接單地區來看,10月自大陸地區接單金額80.6億美元,年增率為19.55%,是5個主要接單地區當中,接單金額與年增率雙雙居冠,而東協、日本與美國接單金額皆為正成長,其中美國從上個月年減1成,到本月年增率0.67%,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說,美國接單最高峰是在96年10月,當時接單金額為75.8億美元,今年10月金額為70.97億美元,算是很接近高峰,顯然美國市場回溫。

本月以精密儀器接單金額年增率最大,為29.47%,也創下18個月以來新高,主要是因為大陸家電下鄉與大陸十一黃金周帶動的需求,不過黃吉實說,根據廠商對於11月接單狀況的評估,面板等精密儀器即將結束長達8個月的成長,大陸家電下鄉銷售出現疲態,因此11月接單金額可能會稍微下降。

而資訊通信產品10月接單金額為83.25億美元,年增率5.63%,連續2個月成長,而半導體等電子產品接單金額年增率為4.07%,創14個月以來新高。

儘管我國主力產品10月表現亮眼,不過廠商對於11月資訊通信、電子產品與精密儀器接單狀況略為悲觀,主要是因為電子與資訊產品傳統旺季即將進入尾聲,大陸對於面板需求暫時出現疲弱。

10月工業生產指數年增率為6.56%,是97年5月以來最高增幅,其中化學材料業年增率47.19%為最大,黃吉實說,主要是大陸等新興市場需求大,加上國際油價上漲,讓台灣化學相關產品價量齊揚。

另外,車市依舊火紅,黃吉實表示,依據10月汽車新掛牌數量2.5萬,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成,反映在汽車生產動能大開,10月汽車及其零配件年增率高達30.71%。

展望未來,儘管11月外銷訂單金額可能略為下降,不過廠商預估農曆過年前大陸需求將再度拉升,12月表現可望樂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