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昨(24)日確認台灣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等為A+,短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等為F1,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等的展望則維持穩定;但本國貨幣發行人違約部份,台灣的長期評等為AA,評等展望則仍維持在負向,這也是今年初該信評機構近10年首度調降台灣評等展望的結果。

惠譽亞洲主權評等聯席董事何永燊(Vincent Ho)表示,台灣本國幣的負向展望,是反映台灣的政府在財政整合計劃上,執行情況和成效的不確定性,以及可能持續增加的本國貨幣債務,「2009年的財政惡化將比預期嚴重!」

惠譽亦認同,台灣財政惡化的原因,是受到經濟衰退期間大幅減少的稅收,以及一次性減稅措施的影響,可是財政部門所提出的「財政整合計劃」,該機構對於至今看不到細節,無法清楚了解它對台灣公共財政有多大的意義,以及是否有實質的影響。

此外,目前扮演國庫救火隊的中央銀行盈收,惠譽亦認為,央行所獲得的收入與及展望「是不確定的」,特別是如果遇到通貨膨脹和政策利率同時上升的情況,因此目前預估台灣今年政府財政赤字佔GDP的比率為6%,為1994年以來最大的赤字,並無意修改。

惠譽估計,2010年和2011年財政赤字分別占GDP的4.4%和3.6%,預計政府總債務佔GDP的比例將在2011年上升至歷史最高水平51.6%。這與其他國家主權評等為A級的國家中位數,有所符合之處。但該機構建議,台灣的行政與立法部門應有互動關係的改善,以調整財政政策的靈活性。

面臨可能調降的台灣主權評等,惠譽信評表示,所幸台持續龐大的經常帳盈餘,使得台灣的對外財務實力不斷增強,加以兩岸關係緊張局勢已有改善,正進入有意義的解決對策,有助於加強台灣的主權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