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中心副執行長伏和中日前主持「輕金屬創新應用設計競賽」決賽評審會議中透露喜訊表示,該競賽去(97)年獲學生組第一名的成功大學學生作品-「自行車攜帶式打氣筒」,將智財權成功轉移給企業界,並計畫於明(99)年量產上市。

這是該競賽參賽作品,再一次商品化的成功案例,尤其是學生組作品,讓承辦單位金屬中心的心情是更為振奮。

伏和中表示,「輕金屬創新應用設計競賽」評審的標準是以技術突破、材料替代、價值創造,以及量產可行性為主,並以可工業化大量生產的作品為「最佳」呈現,也就是說,商品化是該競賽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6年來確實已經有多項競賽作品,透過商品化進入了市場(見右表),並創造不錯業績。

據金屬中心統計,參與該競賽的作品,包含社會組及學生組,6年來已超過千件,無論是標榜輕金屬技術製程改善、產品價值的提升、新的創意應用、材料替代或材料優化(如物理/化學/機械性質)等,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作品能夠有商品化的一天;而如今檢視歷屆參賽作品中,不乏有直接上市的作品,亦有經過不斷改良之後,再進入市場的,但是都不脫離該競賽「創新、應用、設計」的主軸,讓主辦單位經濟部工業局感到相當欣慰。

以獲得該輕金屬競賽2006年社會組第三名的「鎂合金多功能行李托車」作品為例,因為其可攜行李箱、有大型拖車的承重、買菜車的可折、亦可以當滑板車代步,多功能使用,家庭主婦及運動、商務人士皆為目標市場。該產品也受到國外買家的重視,已有歐洲汽車廠欲與其合作,當成隨車之贈品,就是看上它的輕量、環保及多用途。

伏和中說,去年學生組競賽作品能順利商品化,其意義更為深遠;畢竟與企業相較,學生在資源、經費普遍不足下,其設計作品能讓市場青睞,足見創新力有其獨到之處;而該「自行車攜帶式打氣筒」的成功商品化,也希望能讓參與競賽的青年學子有更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