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梅德維捷夫在「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大會中批評了執政黨的選風,西方媒體立刻又大作文章,認為是梅德維捷夫對總理普丁的批評,從而認為梅、普之間有矛盾,這是西方媒體一貫炒作的題目,恨不得兩人鬧翻,削弱俄羅斯的力量,但這種一廂情願的事真能發生嗎?這種看法實在顯得幼稚。
先說為什麼梅德維捷夫有此批,十月間俄羅斯地方選舉,執政的「統一俄羅斯」當然又是大勝,但是批評者認為選舉存在重覆投票,計票違規等行為,其實依「統一俄羅斯」的實力根本不必有小動作便可得勝,這樣做委實在授人以攻擊的口實。克里姆林宮對此當然不舒服,所以藉這次黨代表大會對黨的「地方領導幹部」訓斥應是合理的,不僅梅德維捷夫,連普丁都會有意見,所以在代表大會故示民主,而有此批評,這絕對是梅、普兩人商量後行動,甚至一個扮白臉一個扮黑臉。
但凡兩個當權者並立,一個向另一個挑戰時一定是自認實力相當,或是背後有相當的勢力在支持,否則那是自取敗亡,普丁在俄羅斯的聲望與梅德維捷夫來比是八十五比十五,相差太懸殊。在軍隊方面的支持更是難比,就拿那次黨代表大會演說的情況,根據西方媒體的描述,梅德維捷夫演說完之後,「現場僅響起了禮節性的掌聲」。而普丁隨後演講畢後「博得現場熱烈掌聲,一些與會者甚至長時間起立鼓掌」。梅德維捷夫要是挑戰普丁除非是昏了腦袋。
俄羅斯人喜歡普丁這種領導人,所以「統一俄羅斯」要借普丁的聲望從事選戰,普丁利用黨,黨也利用他,但他不願讓人認為領導的是個腐敗的黨,但他又不便公開訓斥,讓梅德維捷夫出面是再合適也沒有了。
西方高層政治界,包括美國白宮在內,從不認為克里姆林宮內現在有分裂的跡象,但媒體總喜歡見縫插針,甚至無縫也想插針,這種無聊報導不知道有過多少次了,媒體也在發洩情緒嗎?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