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國家存亡危急的年代加入中央社,他相信輿論就是力量,文字就是行動。對父親來說,擔任新聞記者的職務是一種抱負!」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葉文心日前在電視訪談節目裡,和觀眾分享了她的父親:台灣新聞界傳奇人物葉明勳的生命故事。
在台灣談論新聞發展史,或議論政治變遷,很難不提到「葉明勳」三個字,眾多台灣新聞界、黨政界、工商界的老生代、新生代所稱的「明公」,不但是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以來發展史的歷史見證者,更是實際參與報導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發展的歷史記錄者。
中央社特派員 密碼搶發新聞
葉明勳畢生的新聞成就,鑄造了台灣新聞發展史重要的一頁。一九四五年十月,葉明勳靠著對新聞工作的狂熱、對採訪的獨到經驗,從台北發出第一則「國民政府從日本手上接收台灣」的新聞,成為日後世界媒體競相引用的新聞來源。
當年十月初,葉明勳以「中央社台灣特派員」身分,隨同國民政府先遣人員前來台灣,雖曾要求行政長官陳儀在台北提供報務人員,協助打密碼發報有關政府接收台灣的新聞,但遭到拒絕。隨後,他運用軍政界的關係,在重慶找到空軍總司令周志柔,尋求技術支援。
對於當年如何搶發這則「獨家新聞」,葉明勳曾對筆者說,來台前獲悉政府已派遣台北地區空軍司令林文奎(林中斌之父)駐紮松山基地,他才得以搶先把政府接收過程,利用空軍發報機將新聞先發到重慶空軍總部,再轉中央社總社,再對全世界發出。
記者身分論時政 當面批陳儀
畢生獻身新聞的葉明勳交遊廣闊,酷愛美酒,早已聞名新聞界;熱衷臧否時政,品評人物的性格,未曾改變。「二二八事件」發生,葉明勳擔任中央社駐台記者,行政長官陳儀在離台前曾找他聊天,葉明勳就當面直指陳儀「在政治上放得太寬,經濟上抓得太緊」。解嚴後,葉明勳曾擔任行政院第一次二二八事件調查委員會的委員,也是台北市二二八和平紀念碑碑文的撰寫者。
葉明勳最受推崇的可貴風範,在於為人處世的中庸之道,藍綠陣營、政學各界都有知己好友。他對國家發展大局、民族大是大非,總是言所必言,即使已屆九旬高齡,仍可見他認真投書媒體,抒發對台灣前途的讜論。憂國憂民、關注時局的熱忱,幾十年來始終如一。
投書關注時勢 數十年來如一
葉明勳與辜振甫是連襟,葉曾是嚴氏姐妹父親嚴琥在福州協和大學的學生。台灣光復後不久,嚴母林慕蘭胞兄林熊徵過世,她來台奔喪,葉對嚴母照顧有加。一九四七年底,華嚴來台準備接母親回福州,因台海情勢緊張,留在台灣,進而結織當時任職中央社的葉明勳。
二○○五年初,辜老逝世,葉明勳曾親筆撰文追念,與辜老情逾手足的葉明勳走過傳奇多采的新聞旅程,堪稱台灣新聞界的典範。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