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疾管局公布,台灣目前已出現五例新流感抗病毒病例,疾管局中區疫情指揮官王任賢也發現,不少病患只是輕症就使用克流感,還有病患確診後、未發燒即投藥。他憂心藥物濫用,會使病毒變異,造成抗病毒株更活躍,也會讓今年冬季新流感疫情變得更嚴重。
但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台灣目前出現五個抗藥性病毒病例,但都沒有人傳人,而是偶發案例,這些個案均已痊癒,目前克流感仍是防疫管制用藥,必須符合條件才會給付,並沒有濫用的現象。
周志浩說,全球已有超過五十五起克流感抗藥性病例,台灣占五例,這是因為國內疫情通報系統較完整,國外許多個案未詳細通報。
周志浩表示,克流感給藥政策不變,有呼吸道症狀、快篩陽性、發燒攝氏卅八度以上,或孕婦與肺炎病患不需快篩,都可獲得公費「克流感」,療程五天。
是否目前給藥標準太寬鬆,導致基層浮濫開藥,周志浩說,克流感給藥有一定條件,有症狀才能開,政府也會從申報資料審核。
王任賢強調,基層醫師和民眾都應正確認知,新流感傳染力強,但患者多為輕症,發燒超過卅七.五度、持續三天是輕症轉重症的警訊,才必須服用克流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