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鎮長落選那一晚,蕭永義(如圖,許素惠攝)徹夜未眠。他難過的不是個人的失敗,而是支持者期待的落空。阿福伯錯過申報期而領不到休耕補助的無助神情,突然盤旋腦海久久不去。謝完票,他租幾分薄田種草莓,開始用心感覺土地的溫度,親身體驗莊稼的辛勞。

就像孩子跌倒了,拂去一身塵土,拭去眼角的淚,蕭永義又站起來。除了「里長伯」的頭銜外,還多了農人的角色,心繫北港的他,耕作不是為了謀生賺錢,而是為了親近土地、親近農民,那分踩著泥土的踏實感,撫平了跌倒的傷口。

蟬聯四屆北港鎮南安里長的蕭永義,因為服務周到貼心,第一次尋求連任就同額競選。「他看起來像個硬漢,心思可細得很哩!」里民對他的觀點一致。公所宣導不足,讓不少農民錯失了申報休耕,猶記獨居的阿福伯,僅靠每年幾萬元的休耕補助過活,某年忘了日期申報,沒領到補助,焦急而徬徨地老淚縱橫,那無助的臉龐,令他畢生難忘。

蕭永義在地方用心耕耘出一片天,里內一團和氣,活動中心每天都有「老歌手」身影,傳唱著北港人的歌聲,這些原始又誠懇的聲音,像進行曲催促著蕭永義前進。捲土重來雖知是場硬仗,為了他牽掛的人民,他仍舊義無反顧地二度投入鎮長選舉。

四年韜光養晦,蕭永義凝聚著對北港的愛再出發,鐵漢柔情讓再次站出來助選的人深深感動,無怨無尤地為他奔波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