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我目光的是一則財經新聞,「青島啤酒」與「朝日啤酒」合作打造國際性大企業;這兩家分別在中國、日本稱霸的啤酒公司,決定聯手進行資本合作,消息傳出後震撼業界,畢竟中、日雙方第一大啤酒製造廠的結盟,非同小可。
今年四月,朝日啤酒購入青島啤酒近二十%股分,並在十一月初指派董事。青島啤酒公司董事長金志國上周赴日本會見東京媒體時表示,「單獨發展終究有其極限」,陪同的朝日啤酒社長荻田伍也強調,希望利用青島的生產點和銷售網路,擴大在中國大陸的業務。
朝日和青島結盟一事,讓我想起一個多年不見的朋友,她叫吳文繡(見圖,摘自華商韜略網站),有個英文名字「Sandra(珊卓拉)」,十四年前曾參與朝日啤酒進軍中國大陸的計畫。當時朝日啤酒和伊藤忠集團合作,打算收購北京啤酒及煙台啤酒,任職香港中華策略投資集團的吳文繡,銜命協助這起備受商場矚目的案件。
吳文繡負責日方與中方之間的商業談判,嫻熟中、日文的她成了雙邊橋梁,在收購案中扮演關鍵角色。此後,「珊卓拉‧吳」因緣際會地陸續參與多起商業併購案,在日本泡沫經濟衝擊股市之際,她因收購兼併成績傲人且重組改革績效顯著,不僅成為日本亞洲證券(Japan Asia Securities)集團的股東及創辦人,二○○一年五月,她出任日亞證券代表取締役社長(相當於總裁),更引起日本金融市場的震盪。
當年四十歲不到的吳文繡,像成吉思汗般在金融界策馬馳騁、開疆闢土。先是為台灣首座購物廣場籌募資金,繼之收購新加坡四合成公司,然後成為日亞控股株式會社取締役,接著從二○○一年夏天起,在金融和醫療體系展開一連串的併購行動;短短六年之內,成功地併購七家券商和兩家資產管理公司。
日亞控股東征西討的戰果,包括收購老字號的丸金證券和有百年歷史的金萬證券,以及取得沖繩證券的控制權、購入擁有十一間支店網絡的丸宏大華證券等。二○○五年七月,集團跨足醫療護理行業,成為大阪上市公司MOSS的最大股東;二○○八年一月,日亞集團再度將觸角延伸至科技業,一家東京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在地質測量、海洋探勘及工程規劃的顧問行業中具領導地位的株式會社─國際航業。
吳文繡在日亞拓展版圖的過程中無役不與,成了證券業界的熱門話題。她是東京證券交易所一百二十多年來首位女當家,當她第一次以日亞證券總裁和東證會員董事級股東身分,出席東京證券交易所董事會議時,曾引起現場極大騷動,與會的耆宿大老莫不瞠目結舌。因為日本的證券業從來沒有一家公司老闆是女性,而且還是一個年輕的外國女人。
吳文繡回憶說,面對那些充滿疑惑、驚奇的董事及主席,「我以微笑告訴他們這是事實」。那一年在東京的日亞證券拜訪這位女社長,在洋溢自信的言談中,她坦言對於台灣同鄉的造訪,有著讓人難以言喻的親切感,而我則對日本司機為她開車門的恭敬模樣,感到不可思議。那時候的珊卓拉,年僅三十八歲。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台灣的吳文繡,先後畢業於光仁中學、台大中文系,父親是上海人,曾當過電影製片廠廠長,母親則是本省人,她曾做過國際貿易,並負笈日本學習語言。一九九三年,她前往香港野村證券面試,這趟以勇氣挑戰的工作應徵,竟成了她人生的轉捩點,深受主管賞識的珊卓拉,後來隨著老闆離開野村闖天下,襄助朝日啤酒登陸一役即是她的代表作。
吳文繡是典型的國際人,她嫻熟中、英、日三國語言,又懂上海話、廣東話及閩南話,在傳統「男尊女卑」的日本社會裡,開創出任何一個女性經營者都未曾有過局面。然而,距離三十而立之年的香江行,也不過十六載的光景,那個要將業務從日本擴展到亞洲大中華圈的夢想,不僅已經實現,也讓「珊卓拉‧吳」躍居職場巔峰,成為日本金融圈甚至東洋各大商社眼中的奇女子。
多年後,我試圖聯繫吳文繡,幾乎找不到她。珊卓拉忙碌得像顆轉個不停的陀螺,經常在日本、越南、新加坡和兩岸三地之間當空中飛人。我想起她告訴我的童年往事,她說,小時候常跟著父親在製片廠裡頭鑽進鑽出,好不快樂!如今,那個天真無邪的丫頭,已是一個獨自在大江大海中勇敢來去的商場巾幗了。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