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從12月提前到本月底召開,引起了未來宏觀政策、特別貨幣政策是否修改的猜測,不過種種跡象顯示,對現有貨幣政策作修改,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牽掣。

雖然GDP成長數字看來亮麗,大陸今年鐵定超過8%,而明年更上看9%以上。但這只是一個量的概念,卻顯現不出質來。目前,非房產教育類消費不足、出口貿易負成長情況尚未改觀,甚至就業形勢也難言樂觀。這些都需要宏觀政策的支援,有效的還是擴張金融舉措。

出口方面,在多領域已現復甦之際,大陸企業的外需形勢仍不容樂觀,調查顯示與今年上半年相比,仍有超過六成的企業產品出口數量下降,近四成的企業產品價格下跌。因此,明年的金融政策還需要繼續支援出口貿易。

金融政策難於做出大的修改,與大陸有影響力的企業的消費引導與利益也有關。金融危機以來的贏家企業,有房地產商與銀行等。前一陣子有關收縮房地產優惠政策的聲音不絕於耳,但不斷被否定;「二次房改」剛提出,馬上又被否定。如果有新的境內消費能代替購房消費,有新的舉措能代替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那麼金融政策的傾斜會改變,但在此之前,得到優惠的仍將會繼續享受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