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當地外資很多,但台商的占比超過50%,所以市政府非常照顧台商,現任的市委書記王燕文先前擔任5年的揚州市長,與揚州台商協會的互動非常好。

揚州台商協會會長方丁玉表示,除了協助會員與政府溝通外,協會也定期舉辦旅遊、聚會、中秋活動及尾牙,聯繫會員的感情,尤其尾牙還會邀請100多個揚州市各部委政府人員前來,讓數百名官商能齊聚一堂,不僅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也讓台商更得到重視。

由於這些官員平日忙碌,很難把時間湊在一起開會,但揚州台協總是可以把所有的官員都請到,展現強大的影響力,因此他們笑稱──揚州台協是市裡「四套班子」(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之外的「第五套班子」。

目前在揚州的台商企業已經超過1030家,總投資超過78億美元,協會會員約200多家,行業範圍相當多元,如LED、石化、建築、食品、漁具等行業,代表性企業有川奇光電、華夏光電、元太、東貝、錸德、寶成、永豐餘、聚陽、亞泥、建國工程、威京集團沈慶京打造的揚州京華城等,但基本上台商在大陸發展上,還是以製造業比較強。

服務業方面,台中薡茶的珍珠奶茶,在當地非常受到歡迎,準備要開連鎖店。方丁玉說,揚州人的消費能力基本上不差,中上階層的很捨得花錢,而且年輕一代的都是獨生子女,基本上都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

四季分明的宜居城市

揚州是個適合人居的城市,市區居住人數大約120萬人,感覺很像台中,一年四季分明,冬天下雪時非常美,但是只下1-2天就融了。城市很乾淨,治安也非常好,文化氣息濃郁,出過不少文人,例如「揚州八怪」的鄭板橋,近代名人中,朱自清、江澤民、星雲法師都出身自揚州。

方丁玉說,江澤民的姐姐現在還住在揚州,江家老宅因此成為觀光景點之一;瓊瑤八點檔「青青河邊草」也是在揚州何園及個園(園名源於「竹」字--月映竹成千個字)取景。古時揚州就是繁榮的商城,2500年前吳王夫差在這邊修邗溝,據傳乾隆6次下江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到揚州了解水患,興修水利。

而且揚州市並不追求現代感,用自己的建築思維在創立城市風貌。鐵公路交通非常方便,距離南京機場不到1小時,到上海也只要2小時以內的車程,而且年底即將要蓋自己的機場。

台商今年業績可比擬07年度

相較珠三角、長三角、蘇州、昆山、上海等地,揚州相對處於較為內陸的位置,外來民工較少,當地人的用工比重占8成。不過在本地各行業復甦之際,用工量大幅提高,但許多武漢及江西的外來民工又因為中西部大開發,而留在故鄉,導致今年3月之後工缺嚴重,「以前招工情況是要50人來500人,現在是要50人只來30人。」方丁玉說,去年金融海嘯剛爆發至年初時訂單大約掉了3至5成,可是大多數的企業都不敢大裁員,春節過後約3月時就開始復甦,預計今年業績可以回到2007年度整體狀況很好的狀態。

揚州是大陸第6個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也設有國家實驗室,方丁玉說,到該地發展光電產業及半導體業非常合適,不僅政策上有較多的補貼及優惠,周圍的環境及配套廠商,也不用擔心原料稀缺,可以在此地發揮台商於製造方面的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