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主要銀行家,對明年投資建議,看好樓市和黃金;認為未來12個月內增加亞洲除日本的股票配置,而市場資金來源不足並不會發生,新興市場亞洲投資的風頭有點過了,而拉丁美洲會是下一個價值寶地。提前配置黃金、能源、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是銀行資深人士開出的抗通膨藥方。

今年還剩1個多月,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擔心的緊縮政策還沒來,而A股已重新站上3300點。這是進一步上漲的前奏,還是再次回落前的掙扎?

《理財週報》報導,渣打銀行中國首席投資總監梁大偉認為,「除新興歐洲外,多數新興市場經濟沒經過西方國家所遭受的系統性金融問題。新興市場中尤其是亞洲(日本除外)的經濟體,經濟正在快速復甦,將用最快的速度『脫離困境』,且可能繼續超越市場表現。」

梁大偉說,預期亞洲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將再創新高,亞洲經濟帶動了全球經濟復甦,其中最強勁的經濟體包括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韓國。因此,他建議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亞洲(除日本)的股票配置。

東亞銀行、恆生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花旗銀行和匯豐銀行無一例外看好亞洲尤其是中國的經濟前景。匯豐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以「冬天裡的一把火」為標題評論10月分的經濟數據。他與花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彭程觀點相同,認為信貸緊縮的可能性不大。

在信貸政策方面,招商銀行總行零售部總經理劉建軍非常樂觀。他說,市場所擔心的投資資金來源不足問題應該不會發生。

招行特別看好股市的機會,建議關注央企重組、新能源和房地產的投資機會。「國際黃金價格雖然已經突破了1100美元/盎司,但美元中長期走軟的背景下,未來還會創出新高。近期又上調了對金價的預期,未來12個月內可以突破1200美元/盎司。」梁大偉說。

除黃金,梁大偉看漲的大宗商品還有能源和農產品。「在經歷了一段與股票市場背道而馳之後,商品價格在第四季度將跟隨股票大幅提高。隨著經濟的復甦與需求回暖,再加上美元走軟,都將促使商品價格上揚。」

東亞銀行個人銀行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表示,如果不敢貿然進入黃金投資市場,但又不想錯過黃金上漲機會,可以購買相關的黃金理財產品分享黃金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