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社會變革、競爭加劇、工作生活節奏加快以及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目前中國心理疾病患者約有1.7億,其中需要治療的精神病患者有1600萬人,這些患者有近半是精神分裂患者,至於患焦慮症、憂鬱症者約有3000萬人。

中國精神病形勢嚴峻

隨著大陸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壓力的加劇,精神疾病狀況也愈發嚴峻。根據最新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大陸精神疾病總患病率高達15%,精神病在中國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約占中國疾病總負擔的20%,預計到2020年,這個比率將上升至1/4。

也就是說,按照國際上衡量健康狀況的傷殘調整年指標(DALY)評價各類疾病的總體負擔,精神疾病在中國疾病總負擔已超過了心腦血管、呼吸系統及惡性腫瘤等疾患。

日前在湖北武漢舉行的「中國人心理健康發展論壇」中,湖北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朱志先表示,世衛組織相關調查顯示,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心理疾病的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當前中國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生活節奏加快,學習、工作壓力增大,正在導致各種心理問題不斷增多。

朱志先呼籲有關部門加大普及心理衛生知識,推廣心理問題自我緊急救護計畫,使社會關注、重視心理健康問題,並通過自身、家庭、社會的綜合性幹預,預防或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精神病大躍進

國際華人心理健康學會主席、美國幸福心理大學校長宋志穎博士表示,目前精神疾病患病率、青少年行為問題、酒與藥物濫用、自殺發生率等都明顯上升,老年精神障礙逐年增多,大學生心理衛生問題也呈上升趨勢。中國對抗精神病面臨嚴峻形勢,精神病患病率由五十年代的2.7/1000升到七十年代的5.4/1000、八十年代的11.1/1000、九十年代的13.47/1000。精神疾病已成為當前中國疾病分類中較為嚴重的一類疾病。

目前中國有精神病院600多所,床位11萬張,精神科醫生近1.3萬人,每年僅能收治住院精神病患者30萬人次。大量精神病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康復,精神衛生問題成為與發展過程相伴而生的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一是精神衛生工作力量不足,醫務人員缺乏,社會資源沒充分利用,與日益增長的需求間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傳統的治療方法方式比較封閉,缺少綜合防治康復措施;三是由於歧視、偏見依然存在,缺乏對精神疾患的科學認識,精神病患者難以參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