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中國大陸簽署金融MOU之後,緊接而來的將是明年生效後,陸銀、陸企陸續「登台」設立據點,台灣房價明年支撐力道十足。對此,桓邦建設董事長李幹樂也分享他的房市觀察,他指出「1990年從台北看大陸,什麼都便宜;2009年從中國看台北什麼都便宜。」明年MOU將為台灣帶進500億陸資熱錢,台北豪宅市場將大有可為。以下為採訪摘要:

問:MOU將為台灣房市帶動的變化?

李:「台灣跟一個超級大的市場與消費動能連結起來了!」光是大陸第一名的中國工銀市值就有38.7兆,台灣全部銀行加總的市值不過3.8兆,MOU簽訂後,台灣金融將跟至少10倍大的金融消費市場串連。過去陸客來台只帶有限的現金消費,MOU之後他們可以無限刷卡。

更值得房產業期待的是,MOU後,大陸銀行來台設點,它們很清楚大陸豪客的背景以及實力,當陸客在台融資不成問題的時候,將連帶帶動不動產以及產業創投的投資風潮。

問:台灣房地產對陸資的吸引力夠高嗎?

李:現在上海房價飆上一坪270萬到280萬台幣,上海的頂級商辦租金1坪更要7,000至8,000台幣,我們的台北101每坪月租才3,000元耶!「還不便宜啊?」這就是吸引力。

而台灣房地產更迷人的是土地政策。中國大陸批地給開發商,三年不動工,就要強制收回;房子也只有50年地上權。在台灣買土地跟不動產,只要口袋深,愛擺多久隨便你。台灣的土地政策讓開發商跟不動產投資者可以放長線養地養屋,時機對了再出手,可以說穩賺不賠。

股票有二八法則,10個人買股票有8個人賠錢,只有2個人賺錢,一個是公司派,一個是法人。我看台灣房地產同樣也有二八法則,10個人買土地就有8個人賺錢,但只有2個人賠錢,一個是買錯了地段的,一個是口袋不夠深,被貸款壓力逼到賠錢脫手。

問:對央行總裁彭淮南「房市過熱」說的看法?

李:兩年前只有3個案子賣超過100萬,勤美樸真、元大一品苑,和1邸。現在100萬以上的案子一堆,學者從93年開始喊房市泡沫、房價會跌,結果有跌過嗎?加上日前(19日)工商時報頭版頭題的吳揆專訪也明確表示,「勿用金融手段打壓房價」。就算彭總裁一席話,讓房市冷一下也未嘗不好,反而讓市場上的「山寨豪宅」現形。

從點來看,桓邦從去年景氣「深不見底」的金融海嘯時期推「墨香明水」、「1邸」,到今年景氣「見到一點陽光」後推出的「吾疆」與「翠亨」,共100多億案量通通完銷來看,事實擺在眼前,只要案子是信義計劃區、仁愛路、敦化南路、大安區這幾個台北市心的A咖地段,就等於立於不敗之地。

從線來看,2009年台灣沒有資金外流,加上外資、港資還有明年500億的陸資要進入台灣,以及台商帶著資金回流,這些都是台灣房市的強力支撐點。

從面來看,去年金融海嘯,為了救市,歐美印了太多鈔票,未來美金一定貶值,以美金計價的黃金、石油,還有土地,就相對值錢。對於相對美金起漲的人民幣來說,這些無法再製造的資產就是最好的投資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