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題財務力扭轉競爭力,很多人都在討論時指出,中小企業與銀行打交道,資訊不對稱,引發出許多問題,以往很多人把財務部門當成是企業的附屬部門,其實,企業主若進一步瞭解後,就會知道財務部門本身也有生產力,財務生產力何在?主要在於業主是否能做好資金規劃,提高成本意識、並結合風險管裡,就可以讓企業開源節流,降低成本,並透過清楚的成本報價法讓企業更有競爭力,這是財務為何與生產技術、行銷、人力管理、研發並列管理五大核心的原因,尤其財務在企業中扮演運籌帷幄的決策角色,儘管中小企業對財務的認知在於扮演後勤補給角色比較重,但實際上整個企業關鍵核心地位中,財務與各部門息息相關,我們首先要瞭解,財務確實有生產力,才能讓企業有競爭力。
大家都說要健全財務制度,這是一體兩面,因為財務報表若健全,可以真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的真實成果。
根據輔導顧問們在第一線輔導中小企業的經驗,我們常請公司當場提供財務報表,以瞭解公司經營現況,但有些企業主就會說,財務報表放在記帳業者那邊,讓我們感覺很奇怪的地方是企業主將能夠反映公司狀況的第一手資料,放在記帳業者那裡,那決策者手邊沒有第一手資料,如何報價與其它業者競爭呢?健全會計制度與報表真實透明化,反映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可以讓往來銀行、投資者快速瞭解目前企業現況,也可以讓企業經營者在業務競爭、決策分析時,能夠與競爭者有知己知彼,快速拿捏決定的依據。
此外,有人問中小企業遭遇困難尤其是融資困難,究竟應先找誰,我的看法是中小企業直接與銀行打交道,銀行目前資金其實很充裕,只要你融資條件還可以,就會直接融資,如果還遭遇困難,中小企業處馬上解決問題中心就會緊接著提供協助,並透過信用保證基金協助信用補全,先後順序還是應該要先找銀行。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