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部推動的兩岸車輛產業搭橋會議昨(24)日隆重揭幕,電動車可說是這次兩岸搭橋會議眾所矚目的焦點之一,透過此次搭橋會議,兩岸電動車業界將更全面尋求合作互補雙贏,開拓全球電動車市場商機。

國內鋰電池業者指出,近幾年來,雖然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但是,市場對這項新產品卻有諸多疑慮,不論是油電混合車HEV(Hybird Electric Vehicle)、插取式油電混合車PHEV(Plug-in Hybird Electric Vehicle)、電動車EV(Electric Vehicle),實際上都有許多在推廣上的困難。

例如像是電動車EV的問題在於充電時間太長、且缺乏公共充電站之建置等,因此,研究開發一套效率高的混合動力組成的電動車系統,能確實提高電動車的可能性及穩定性,而這套系統主要構造為發電系統、充電系統、蓄電池,而且捨棄了內燃機系統,這對於環境保護來說是一大利多,同時這也是發展綠能產業的一個里程碑;輔助啟動的發電系統來帶動動力系統的運作,若是電力不足使用時,只需至加油站添加即可,而不用大費周章的尋找充電的地點。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市面上電動車的經濟性與購車成本等概況,如右表。

由統計表可知,目前電動車EV平均花費為ICV的1/9,為HEV的1/7,故可得知,純電動車是最經濟、最節能減碳的車子,但是如前言所述,它有相當複雜的充電站要建立,對電動車產業發展會耗費相當多的時間;而目前油電混合車HEV其車價為傳統汽油車2倍,僅僅省油15%左右,不是理想的綠色運輸產品;電動車業者認為,短期內理想HEV系統目標為,掌握HEV的精神,加以發電機輔助發電,短期目標達到;每公升的柴油能讓車子行駛40公里,公里單位費用降至0.72,相對費用比例降至4。

而理想HEV系統,可分為3部分;發電系統、充電系統、蓄電池,而有關發電及充電系統可藉由磁能效應及IC設計發揮出來,至於設計出最有效率的系統,蓄電池則是選擇高效能的鋰電池。

目前鋰鐵動力鋰電池堪稱是安全性最佳且花費最低,最重要的是,它有足夠的電容量且電壓穩定,種種數據顯示出鋰鐵鋰電池是理想系統。未來鋰鐵電池與電動汽車發展有幾項結論值得重視:(1)鋰電池是未來儲電能源,將扮演能源工業革命的角色。(2)鋰鐵電池之專利戰,估計問題在未來1至2年會解決,而掌握技術的廠商也會各自發展。(3)鋰電池材料的改質,變成大功率,運用速度及成本降低之速度,將影響至電動車發展進度。(4)鋰電池之上游原料,將會是全球各國家爭取礦區能源的重要工作。(5)跨領域的科技運用整合在未來綠色產業發展,為成功之關鍵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