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國當代藝術家在國際崛起、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火熱,以及藝術家慣常在作品中使用的傳統元素作為創作題材引起討論,艾未未不以為然。

「藝術的本質在於自由的個人表達,而自由的表達必然涉及個人與權力的關係,以及與背後的整個文化系統、思考習慣的衝突性。」他說,「很多人說中國進步了許多,但在我看來,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國家怎麼改變,無非人心變了沒。路寬了點、樓多了點,是變化,可體質沒變,對基本人權、社會公正、表達自由的生態還是沒有變。」

「中國當代藝術家誤以為他們有著大一點的自由。賺比較多的錢、被更大的畫廊代理,就更有自由些?」艾未未說,卡夫卡是有困境的,而人和困境的關係正構成了作品。「極權社會中的藝術家若沒觸碰人與社會的關係,並不構成當代藝術。」

艾未未說:「文化命題若無關乎人類處境,就是偽命題,現在太多文化圈、藝術家製造的,就是偽命題,一點也不好玩!」

今年剛出爐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慕勒,邀請艾未未在明年三月德國的文學會議上進行對談,對談主題是極權主義以及這樣政權下的表達自由與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