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青輔會中區資源中心與靜宜大學廿四日舉辦「大專校院提升青年就業力成果分享會」,邀請全國四十三所、一二五位就業輔導人員、專家學者等。透過經驗交流共同激盪多元及創意職涯輔導方案,協助青年縮短學習與就業落差,順利與職場接軌。

「青年職涯規劃應向下扎根」,青輔會副主委林辰璋說,該會與各大學校院積極協助在學青年,認識職場、進行職涯探索、增加職場體驗做好就業前準備;學校職涯輔導單位應結合校內外相關資源,為青年就業問題提供長期制度架構,並促進產學合作。

林辰璋建議青年朋友,應先自我檢視,培養電腦應用能力、專業知能、創意、熱情等優勢,增加團隊合作精神、穩定度、抗壓性、良好工作態度,和表達溝通能力等「軟實力」。從社團活動、公共及志工參與、旅遊學習等課堂外場域學習,培養多元技能全方位人才。

靜宜大學校長俞明德認為,「化被動為主動,輔導學生職涯探索、增加就業力」是青輔會與各校積極努力目標。大一新生入學時,校方就協助學生職涯探索,透過性向及職涯適性普測,讓學生瞭解生涯興趣,同時建構學生與教師「課程學習地圖」。

學生依循興趣職涯方向修課路徑引導,培養該領域專業人才所必備學識能力,畢業時具備學業與就業成績單。「電子履歷」記錄在學期間所受教育訓練、修課成績、技能證照等;校方並就學生實際就業狀況進行密切追蹤,提供未來職涯輔導回饋及評估標準。

綜合座談中,青輔會第二處處長施建矗、靜宜主任楊國娟與各校就業輔導承辦人員,進行資源共享及經驗交流;期望各校在協助學生瞭解職涯發展時,讓學生清楚認識職場實務趨勢等,學生也積極學習如何展現自我價值與相關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