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海軍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可能即將部署世界首枚反艦彈道飛彈,專門用來對付美國航母戰鬥群,使美艦接近中國戰略水域時將面對難以進入的「禁區」,如此一來,未來台灣海域極可能成為美航母的「禁航區」,以迫使美軍知難而退,動向引起美方高度關注。

該報告由《彭博新聞社》十七日率先披露,《新華網》昨摘其內容並引用美國海軍部情報局報告稱,該枚射程達一千五百公里的反艦彈道飛彈,由陸基機動載台發射,「專門為打擊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所設計的。」

實戰部署 已三次地面測試

華盛頓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負責人克雷皮維奇指出,這枚飛彈可能使台海地區變成一個美國航空母艦不得進入的「禁區」。不過,這份由布雷執筆於七月提交的報告,向媒體披露時並未說明飛彈型號,而稱飛彈計畫已從「概念性設計階段」即將進入「實戰部署階段」。

觀察家認為,該飛彈極可能是今年大陸國慶閱兵亮相的東風-21C型。另有專家則稱,彈道飛彈的制導系統以打擊固定目標為主,不具高效調姿能力,難以對付高速機動的航母,今傳該飛彈能打航母讓人「不可思議」,除非中共飛彈出現重大技術突破,而這正是最可怕之處。美海軍官員說,自○六年起,中國進行三次該導彈地面試驗,尚未進行飛行試驗。

世界首枚 台海危機後研發

美國海軍評估報告顯示,中國是在一九九六年「台海危機」後開始研製該型武器。當時,美國柯林頓政府派遣兩艘航母進入台海周邊海域,北京震驚之餘痛下決心研發該型飛彈,作為打擊航母殺手利器。

《美國海軍研究所學報》今年五月號一篇文章稱,這種飛彈「可能改變太平洋地區的規則,置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於危險之中。」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九月亦公開指出,中國在反艦武器和彈道飛彈上的投入,可能威脅美國投送兵力和協助太平洋地區盟友的主要手段,「特別是對我們的前沿空軍基地和航母戰鬥群構成威脅。」

研究中國武器的美國防顧問賈拉也認為,「在美國海軍無法行動的地區,美國不可能開展任何空中或地面軍事行動。」總之,該型飛彈橫空出世,有可能改變美海軍今後面對中國問題時的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