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電視主播陳佳惠前天淚灑台北市議會,怒控自己臉遭毀容,更早之前胡瓜女婿也捲入隆乳風波,美容醫療糾紛有如野火不斷竄燒,而且愈演愈烈,台北縣、市衛生局都坦承,投訴案件變很多,「很頭痛,也增加很多困擾」,但無法可管,只能呼籲民眾找專業醫師看診。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呂佳育指出,近年來很夯的微整型風潮,標榜費用合理、低風險、復原時間快速,加上名人代言、藝人名媛分享經驗等宣傳方式,民眾接受度高,已經逐漸風靡全台,不過微整型引發醫療糾紛也暴增。

台北市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高偉君表示,近年來美容醫療糾紛日益增加,今年共收到三百多件投訴,其中九十件為醫療美容糾紛,占了四分之一,內容洋洋大觀。

高偉君說,有民眾做完美容手術,上額臉頰燒焦,讓她三個月不能上班;還有民眾整型削骨,相貌改變很大,簡直變成另一個人,朋友認為原來的她比較好看,她就跟衛生局投訴。更有A醫師諮詢病人,卻由B醫師操刀,讓患者產生不滿。

類似投訴不勝枚舉,處長坦言「真的很頭痛」,因整型美容很主觀,也會產生認知落差,加上一般科醫師也可從事,根本無法可罰,只能希望民眾找專業醫師看診,就像心臟有問題,就該找心臟科醫師診斷。

台北縣衛生局長許銘能指出,今年一到十月處理卅五件醫療糾紛,其中美容醫學占多數,大約六成左右案件能順利調解成功,其餘只好告上法院。

衛生局人員透露,最近調處一件美容糾紛,一名廿多歲女子左臉頰有顆痣,到坊間某著名皮膚科點痣,未料術後紅腫,留下硬幣般大小的疤痕,讓她覺得身心受創;醫師則認為,患者術後並沒按指示敷藥才會,最後經調處後雙方和解。

另外,最近流行的雷射美容也是調處大宗,有的民眾認為雷射美容誇大其詞,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美白效果;也有民眾打完雷射後出現皮膚紅腫、泛黑等副作用,雙方對於賠償沒有交集,最後交由衛生局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