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家楊逵故居東海花園,在中科特定區都市計畫,竟被畫設為中科殯葬園區,周遭還有違法業者設立「生命館」,被抨擊文化城不文化,當年台灣重要文學聖地淪為殯葬用地,市長胡志強允諾推動「楊逵文學紀念館」,讓「壓不扁的玫瑰」不要歸於塵土。

台灣本土的文學大師楊逵,在台中市居住超過五十年,住在東海花園耕耘文學創作,作品也被編入國中、高中的國文課本,但他的故居在中科特定區都市計畫變更為殯葬用地,引起藝文界和地方文史工作者,一片搶救之聲。

議員黃國書昨天送給胡志強一本「楊逵全集」,強調此事如成真,將是台灣文壇的一大憾事,建議將設置為楊逵文史紀念公園,連東海橋都設置楊逵公共藝術入口意向,他也質疑,南部設有鍾理和紀念館,為何台中不能有楊達文學紀念園區?

楊逵是抗日運動家與新文化運動者,也是台灣作家進入日本文壇的第一人,著作如「壓不扁的玫瑰」、「鵝媽媽要出嫁」等新詩、小說創作豐富,在中國也是被翻譯最多的作家,登錄在世界弱小民族小說選,作品反應當時反壓迫、反殖民的台灣精神。

黃國書說,楊逵住過的東海花園,曾是台灣文學界與青年學子向他請益的文學聖地,創作地點連台中一中、台中技術學院附近都有他創作足跡,希望市府保存東海花園,規畫成為楊逵文學紀念公園,就像彰化有洪醒夫公園與賴和文化館一樣。

議員張廖萬堅抨擊,中科細部計畫沒考慮楊逵花園,殯葬專區又設在中科大門前、車水馬龍的中港路旁,這樣的文化城門面能看嗎?建議橫跨台中縣市三千一百多公頃的中科細部計畫,等大台中合併升格才來做,不要趕在一時。

胡志強表示,曾和楊逵孫女楊翠教授討論,也請建築師評估,但規畫還要尊重家屬意見,因為東海花園附近都是墓地,花園裡有楊氏夫婦、楊氏先祖墳墓,允諾地目變更後保留三百坪大的東海花園,強化為一座楊逵紀念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