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接B3版)
擁有300多年歷史的「榮寶齋」則是知名度最高的老店,這家開業於康熙11年的老店,原本叫做「松竹齋」,是一家小型南紙店。主要經營書畫用紙,以及各種扇面等;其次是筆、墨、硯台、墨水匣、水盂、印泥、鎮尺、筆架等文房用具;由於松竹齋的紙相當知名,所以慢慢的跟買紙的書畫家們建立起交情,後來松竹齋也掛有這些名家的筆單(筆單就是書畫家們作品的價格表,筆單掛在松竹齋表示松竹齋可以代客訂購)。
鴉片戰爭後,松竹齋難以維持,於是改聘經理並改名為「榮寶齋」。包括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禪、劉海粟、……等大師都曾在榮寶齋掛出筆單。
榮寶齋今天還在琉璃廠西街營業,傳統的裝裱、裝幀技術至今仍然首屈一指,對於破損字畫的修復技術更不遜於故宮博物院,獨創的「木板水印」工藝複製國畫幾可亂真,榮寶齋用木板水印法製作的詩箋、便箋……等,仍然廣受遊客歡迎。
此外榮寶齋本身的收藏品也相當可觀,擁有「民間故宮」的稱號;從1950年代至今,收藏了許多元、明、清及近現代藝術珍品,其中有著名的米芾《苕溪詩》殘部、明代程君房的《百子圖墨》,明朝徐渭、董其昌;清代石濤、羅兩峰、金農、鄭板橋;近代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等書畫精品。以及清代金漆五彩毫宮筆、宮廷用紙、水晶印泥盒等,都是國家一級文物;另外還收藏有重達四公斤多的田黃印石,堪稱世界之最。
北 京文化首選
仍在經營的古籍書店,則是1952年成立的「中國書店」,1956年北京的私營古舊書店全部併入中國書店。主要業務包括收售古舊書刊、碑帖拓片,經銷新印古籍,複製出版中國古籍文獻,是目前中國善本書籍的最大集散地;從1978年起,也採用木版刷印和膠版影印等方法,複製出版古舊書刊三百多種。
今天的琉璃廠在外觀上保持清朝末年的建築面貌,經營的行業也延續長久以來的傳統,雖然在時代的淘汰下,許多老店已經名存實亡,但是承租店鋪的經營者仍然以經營古玩、印石、仿古工藝品為主,至少在外觀上仍然保留了琉璃廠一貫的文化風格。同時琉璃廠還是擁有榮寶齋、一得閣、中國書店等名震一時的著名老店。看熱鬧的遊客儘可在千奇百怪的仿古工藝品中流連,看門道的識貨行家也不會徒勞往返。雖然不是每個遊客都對骨董字畫感興趣,但即使不買東西,琉璃廠也是值得一逛,品味京城文化氣氛的好地方。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