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導演侯孝賢在多次場合中,推崇中國大陸設立電視電影頻道,提供電影新秀拍片與發表的平台。今年,他出任金馬影展主席,更想藉著這個華人電影的盛會,促成兩岸三地電影合作和新秀培育平台的機會,因此,籌畫了首次金馬創投會議座談會,探討兩岸三地電視電影合作機制。
金馬創投會議座談會於昨日舉行,由主人侯孝賢發起,邀請央視電影頻道電影電視部藝術總監柳城和電視電影部主任岳揚來台分享經驗和想法,知名導演、香港電影發展局委員吳思遠也加入與談,提供香港經驗與看法。
中國央視六台是電視電影頻道,成立於1995年,主要播放電影,一年約可播放一千部電影,但三年過去,庫存的數千部電影告磬,以當時年約百部的中國電影拍片量,並不足以應付一個24小時電視電影頻道的需要,1999年起,央視六台對外徵求劇本和作品,並且投資製作年約百部的電視電影,成果豐厚。現在重要的電視電影導演高西西、鄭大聖皆是出於央視六台的培育。而央視六台參與製作的電視電影,已四度獲得美國艾美獎提名,曾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等獎項,足見中國電視電影的發展迅速。
製片需嚴謹 編審不可缺
電視電影頻道的創立,時任電影局領導的柳城是重要推手。人稱「柳爺」的柳城是首批來台灣訪問的中國影人,此次發表了他認為創作最重要的事:「文未定,即開拍,斷其脈,成病態。文已定,去東籬,炭煮茗,議軍機。」甫從好萊塢歸來的他推崇好萊塢製片的嚴謹,從而批評現在導演拍片態度太容易也太輕忽。柳城認為拍片不僅僅要有嚴謹的計畫,甚至還要回復過去「分鏡圖」的拍攝準備。
參與今年金雞獎評審的柳城,也對中國電影劇本素質大感失望,直批今年有800多部中國電影報名金雞獎,選出80部出來評選,「沒有一部作品是好的。」柳城認為這和編劇自大的心態有關,缺乏第三人客觀的提醒。過去中國製片廠有編審團隊,負責劇本與拍攝的審查作業,但改革開放後,編審的工作被剔除,柳城認為必須要有人把關和審查,若是無人編審,而「無謂地實驗人人可以寫劇本這件事,是種浪費。」因此,央視六台視是中國僅存有編審編制之地,不僅審查劇本,也對拍片公司進行審查。
兩岸合拍 選題為要
現任央視六台主要執行者的岳揚也肯定劇本創作的重要性,因此他認為兩岸合作是非常必要也有機會的。「中國大陸人多,但人才不見得多。電影從業人員不缺資金和賺錢的機會,整體氛圍顯得浮躁。」岳揚認為台灣還保有很好的創作氛圍與態度,可以補足人才資源這個部分。
「但我認為兩岸合作,選題特別重要。」岳揚指出,兩岸政治體制有差異,而投資要面對的是在市場上有所回報的問題,因此「共同選題」是必要的。他建議兩岸多多發展「類型電影」,迴避掉政治,如此在各地市場才會有出路。共同選題加上中低成本的拍攝,不僅可在電視電影頻道播放,還可上院線。
香港電影發展局委員,也是知名導演吳思遠進軍大陸多年,他以自身的例子對合拍片及兩岸合作表示困難,認為難處在於中國大陸的電影法令不明確,讓創作者時感困擾。岳揚則表示,在不「犯規」的中態下,央視六台得到電影局最寬鬆的對待,只需報備即可。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