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時代條件,正確把握時代發展,對時代特徵作出總體判斷,是胡錦濤的時代觀回答的首要問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認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
深刻變革論
當今國際關係、國際格局、國際秩序正處在新一輪變化之中。國際形勢繼續發生複雜深刻變化。政治上,一方面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國際關係民主化不斷推進。經濟上,全球化在當今的發展使全球性經濟發展失衡更加嚴重,發展中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科技競爭中總體上處於不利地位,面臨著發達國家經濟科技占優勢的巨大壓力。
和諧世界論
在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國積極謀求快速發展。和平、合作、發展匯成時代洪流,推動人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進步。胡錦濤指出:「儘管地區動盪不斷、局部衝突時有發展,但各國更加重視對話合作,更加重視談判解決爭端」;「儘管強權政治依然存在、國際關係民主化尚未實現,但對話交流、和睦相處已成為國際關係的主流。他的論斷是:「儘管當今世界還存在著矛盾和衝突,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有所增加,但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人民要合作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共同發展論
當今時代,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和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並存。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政策協調對話廣泛展開,區域跨區域次區域的雙邊多邊合作進一步深化,多邊機制作用明顯上升。國際產業轉移繼續加快,跨國投資併購活動更加活躍,以專業化分工為基礎的全球生產體系不斷發展。「全球經濟已經成為有機互動的整體」。
胡錦濤主張「用更全面的觀點看待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以寬廣深遂的戰略眼光、互利共贏的時代思維」審視和處理國家關係。國與國之間「應該客觀認識和正確對待對方的發展,相互視為合作雙贏的夥伴,而不是零和競爭的對手;相互支援對方和平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強勁發展吸引了世界眾多目光。世界驚訝於這一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如此大規模人群在如此長的時期內保持如此高速、持續的增長」的中國經濟奇跡。與之相伴,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也不時泛起。中國的發展戰略選擇是:中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發展帶來的機遇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共擔責任論
冷戰結束後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浪潮洶湧澎湃,人類交往的時空約束被徹底打破,地球村意識廣泛傳播。與此同時,人類社會也愈加深重地承受全球化暖化帶來的災害性後果。進入新世紀以來,金融危機、能源資源問題、氣候變化、糧食安全、公共衛生、重大自然災害等各類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凸顯,嚴重影響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
積極參與論
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攸關各國國計民生,對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至關重要」。胡錦濤認為,妥善應對全球性重大挑戰和威脅,「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全球性挑戰和威脅從根本上講是發展問題,要兼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需求,加強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促進世界經濟協調持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成功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轉折。胡錦濤認為,防範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問題,既關係到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快慢問題,更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政治問題。他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十個結合」的寶貴經驗,指出「必須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積極參與論把握改革發展關鍵階段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回答中國應對經濟全球化這一治國理政的重大現實實踐和理論問題。
(摘錄自《瞭望》雜誌47期)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