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新聞》報導,日本防衛省選定美國F-35隱形戰鬥機,作為日本新一代主力戰機機型;報導稱,防衛省的主要考慮在於因應中國空軍戰鬥力的提升。

該報說,中國近年致力實現軍事現代化,明確提出要將空軍從防空型轉換為攻守兼備,並開發出能和美國F-16性能匹敵的殲-10和空中預警機等,由於中國的航空戰力已經開始進入到太平洋海域,並在東北亞處於優勢地位,日本政府對此已展開應對策略。由於F-35的最大特點,就是具有不易被雷達偵察到的隱形性能,將大幅加強空中戰鬥力。日方計畫最終向美國購入約40架F-35戰機,防衛省也將於12月開始選定工作,並把購買F-35的合約金額等,計入2011年度的預算中。專家指出,日本引入F-35戰機後,在東亞將有更大的制空權優勢,因為中、俄等國都未發展出第5代戰機,因此即便是中國最強的殲-10,引擎動力仍不及F-35的7成。

由美國、英國、澳洲等國家聯合開發的F-35戰機,每架售價約1億美元,由於還在研發過程中,預計真正編配成軍可能要等到2015年左右。日本早前曾向美國洽購F-22戰機,但被華府拒絕。針對這波近來甚囂塵上的「中國崛起」說,中國軍事戰略學者戴旭則予以駁斥。他在接受中國《環球時報》採訪時指出,日本此舉只是拿中國當成藉口,事實上,中國不可能對日本形成制空優勢。

戴旭也指出,包括新加坡、澳洲等多個亞太國家在內,都試圖採用F-35戰機制衡中國,一旦日本升級空軍配備,韓國一定也會跟進,加以印度軍備也逐漸升級,亞洲國家的軍備競賽將無可避免,屆時「就會形成F-35包圍中國的局面」戴旭說,隱形戰機所帶來的國防威脅,對中國而言將是嚴峻的挑戰。《環球時報》稱,日本總認為在軍事方面,唯有對亞洲其他國家保持「領先一代」的優勢,才能維持自己在世界的強國地位,其軍國主義的心態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