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豪宅」?可能會言人人殊,台北市稅捐處初步定義,豪宅的市價在1億元以上,北市府推估,全台北市的豪宅約有2,000戶。北市府將提高豪宅的房屋稅,擬在民國99年下半年定案,於100年實施,101年5月時繳納。
房屋稅主要由稅率、房屋評定現值決定稅負,前者由財政部統一定訂稅率區間,全國一致;後者由各地方的不動產評價委員會評定,每年公告。
賦改會今年討論財產稅時,並沒有針對豪宅課稅,但要求各地方政府,都會地區使用豪華建材蓋的房子,要把「建材」納入房屋現值的評價之中。
最近幾年,台北市的豪宅價格節節上升,每坪突破150萬也賣得很好,令一般民眾望門興嘆,也引起稅官的注意。前財政部次長王政一就打電話給台北市稅捐處詢問,「豪宅漲這多高,你們有沒有課到稅?」稅官說,「都課不到什麼稅」,王建議,「你們應要好好研究」,於是台北市稅捐處去年開始研究「豪宅稅」。
台北市政府初步研究,台北市面積270平方公里,分成3,000多個地價區段,每個區段的範圍都很大,豪宅與一般房子交錯在一起,不能因為一棟豪宅就大幅調高整個地段的地價,因此豪宅稅不能從地價稅中課徵,大概只能在房屋稅中提高其稅負。
根據永慶房屋的研究,豪宅多用進口的建材,但種類很多種。所以對賦改會建議,把「建材」納入考量,各地方政府的稅捐處都反應,很難有一定的標準。永慶房屋對豪宅的看法為,一般都是由有名的建設公司所建蓋;名建築師設計;住處於好地段,有良好的景觀;管理、保全、停車場,都很完善,可吸引名流居住。
台北市稅捐處初步研究,豪宅的房屋稅,不適合調整其區段率,而是提高其「房屋構造標準單價」,以其和附近房子的市價之間的比例,等比例提高單價,則房屋稅可等比例提高。舉例,如果帝寶的房子1間1億元,附近房子1間2,000萬元,前者為後者的5倍;後者的「房屋構造標準單價」每平方公尺5,000元,再乘上面積、稅率、路段率等等,房屋稅2萬元,則帝寶的房屋構造標準單價每平方公尺就可調到2.5萬元,同面積房子的房屋稅為10萬元。
台北市初步定義市價總售價1億以上為豪宅,有2,000戶。不過,台北市稅捐處表示,以1億為區分是否豪宅可能太單一,未來可以進一步位於市中心或郊區之不同,例如,北投區的房子市價6,000萬元,就可算是豪宅。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