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行情到頂了嗎?」這是廣大股民們急欲獲知關鍵訊息;隨著M1B年增率來到20年半的新高,回頭追溯M1B年增率的前一波高點,正好落於民國78年4月,也就是在台股歷史高點12,682點的前10個月,顯示M1B大幅增長,對股市多頭的吹捧效果,確實有跡可循。
回顧民國70年代的背景,外資匯入導致新台幣匯率一路飆升,央行為避免新台幣驟升,進場買匯、緩步升值策略,因而釋出大量新台幣資金,資金流向股市,促使M1B攀高。民國78年1至4月,M1B年增率每月都在20%以上,台股也搭上資金行情順風車一路飆揚,先在同年6月順利攻克萬點大關,隔年2月,再創下歷史高點12,682紀錄。
誰是這波資金行情的終結者?答案是中央銀行。民國78至79年間,為對抗兩位數的通膨,台灣央行連續三次大幅調高利率,期間更動用選擇性信用管制手段,戳破股房市泡沫,台股加權指數,自民國79年2月到10月這8個月內,自12,682的雲端,重摔至2,485點。
換言之,這波台股大多頭行情,是在中央銀行緊縮政策下畫上句號,但這樣的情況,卻不會在20年半後的今日重演;別說是景氣過熱,就連確定擺脫衰退陰霾,官員都還不敢一口咬定,因此,央行目前缺乏重施故技的必要性。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陳一端說,M1B年增率雖創下20年來新高,但是目前國內的資金環境不可與20年前同日而語,「物價和GDP狀況,利率水準尚屬合宜。」為呵護才剛萌芽的經濟成長,央行應不至於採取嚴厲措施,揮刀砍向股房市。
台灣資金行情能續航,除海外資金大力追捧外,兩岸關係大幅進展加持,加上持續歷史新低的利率,都是有助於推升台股後市的幾個關鍵,這些利多齊聚台灣,要說「資金行情到頂」,恐失之武斷。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