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陳會談期間召開的陸資來台座談會初步名單底定,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昨表示,屆時雙方共約有50人參加,出席成員包括兩岸的電子、汽車、機械、商業服務等4大類行業。他並表示,12月初將在大陸舉行預備性磋商。
針對陸資來台成效不若預期,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也同步呼籲,希望台灣方面放寬投資限制,為中國企業赴台投資經營創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環境,他同時表示,歡迎台灣廠商加入中國寬頻下鄉過程。
陸資開放4個月,目前僅有15件赴台投資案,總投資額新台幣1.89億元,4次江陳會因此規劃陸資來台研討會,希望擴大招商;昨高孔廉和國台辦楊毅在兩岸各自例行記者會及背景說明會時,也被問及陸資赴台的問題。
楊毅指出,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幾家中國企業在台灣設立了公司,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中國方面會繼續鼓勵中國企業赴台投資,也願意和台灣方面協商解決陸資赴台投資過程中衍生的一些問題。
楊毅說,中國方面希望台灣方面放寬投資限制,為中國企業赴台投資經營創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環境,為企業管理幹部常駐和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相信中國企業赴台的發展會「健康有序」。
對於台商參與中國「寬帶下鄉」的情況,楊毅表示,中國方面歡迎台灣的廠商能夠加入到中國擴大內需的過程中來,「我們會積極提供協助」。
至於ECFA研究結果何時公布?楊毅的回答是「適時公布」。他並表示,中國方面對協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態度「一直是積極的」。4次江陳會將成為啟動在兩會框架下正式協商ECFA的重要契機。至於何時能夠簽署協議,要視兩岸協商的進展情況而定。
高孔廉昨日也表示,江陳會談絕對不會簽署協議,但會有對話,雙方將討論如何正式啟動協商ECFA,希望年底的第4次江陳會談在安全、尊嚴下進行;為尊重反對聲音,因此在江陳會談會場周邊,將首度規劃抗議專區,讓不同聲音可充分表達。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