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赴陸投資,盼合資對象擴大到更多中資銀行。國內保險公司西進成立子公司,除了合資對象的家數受到限制,部份壽險業者也反應,合資對象的行業別,也讓合資的選擇性大減,盼能開放大陸4大銀行以外的銀行,納入合資對象的範圍。
金管會官員承諾,只要業者有需求,都會綜合評估,列入市場准入協商的評估項目當中,內部也會進一步考量。
國內壽險業者可赴大陸投資者,包括目前有國泰人壽與大陸東方航空合資的上海國壽、新光人壽和海南航空合資的北京新光海航人壽,以及台壽保和廈門建發集團成立的廈門君龍人壽。
產險部份,則是國泰世紀產險和國壽成立的產險子公司,以及在等候大陸保監會核准的富邦產險與富邦人壽合資的產險子公司,與已獲台灣金管會核准的中國人壽。
按照大陸《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欲設立保險公司須達到532的門檻,分別是經營保險業務30年以上、在中國境內設立代表機構2年以上,以及提出申請前一年年末總資產不得少於50億美元。
除了532條款,大陸也限制外資保險公司持股不可超過50%,在內規方面,則規範合資對象只限1家,導致大陸合資對象若無力增資時,台灣的保險公司也沒輒。
另外,保險公司指出,大陸的內規也規範合資對象不可以是銀行業,因此,台灣在選擇子公司的大陸股東對象,較無彈性。
業者也進一步表示,中國大陸在今年年初開放,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4大銀行可以試行,但希望未來金管會在進行市場准入協商時,除了家數,也可以把合資對象的產業別,列為爭取項目。
對此,金管會官員也表示,會視業者需求和整體協商架構,加以充分評估。
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