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木雕產業受這波金融海嘯影響,也出現M型化現象,萬元以下的作品和名師級動輒3、50萬元以上的作品較不受影響,衝擊最大的是3至5萬元的中等價位作品。而最近1、2年木材價格飆漲,木雕創作者生存更倍感艱辛。

盛極一時的三義木雕在80年代以前以加工外銷歐、美、日本為主,據老一輩的木雕師父指出,當時從事木雕行業的人,收入比一般公務員高出5、6倍。但80年初外銷沒落後,木雕產業逐漸轉型為以藝術創作為主。時代變遷,藝術品收藏日益多元化,木雕工作者收入已大不如前,能維持基本開銷已經不錯了。

從事木雕業40年,見證了三義木雕產業興衰的三義木雕協會會長劉明源表示,目前三義的木雕產業包括店面和個人工作室仍維持極盛當時的150家以上,但榮景已不復當年,尤其最近幾年木材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大量使用的樟木因栽培牛樟芝業者大量收購,每噸從2、3萬元上漲至5、6萬元,檜木也從每材數百元上漲至千元以上。加上木雕成品價格已20年不變,木雕創作者幾乎沒有利潤。

劉明源建議政府形塑大型三義木雕形象商圈,結合地方的景點、文化特色,讓前來三義的遊客多駐足2、3天,讓對木雕有興趣的人可以近距離和創作者交流。他以車亭休息站和十幾個木雕創作者共同合作設立的小型木雕商圈為例指出,至少讓原本僅停留5分鐘的遊客多停留了20分鐘,相對的也加強了買氣。

三義木雕博物館館長蔡景旺指出,木雕作品的價格大都是檯面下交易,加上業者考慮報稅問題,一直很難對三義木雕產值做明確計算,但估計三義木雕年產值至少有5億元。

而今年受景氣影響,占多數的3至5萬元中等價位作品買氣大受影響,高價位的作品,因收藏家固定,較不受影響。

至於木雕創作者提出木雕形象商圈的意見,蔡景旺表示,苗栗縣政府近幾年一直往這個方向做規畫,計畫整合三義周邊的龍騰斷橋、勝興車站及地方文物館等景點,形成三義木雕文化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