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木雕的工藝技巧、藝術創作都已達國際級水準,對岸大陸幾個有木雕產業的城市,近年陸續到三義取經進行技術交流。在三義木雕老師父指導下,兩岸木雕工藝技巧已並駕齊驅,但藝術創作水平仍有1、20年的落差。三義木雕博物館館長蔡景旺認為,藝術創作提升了三義木雕產業的附加價值,這是三義木雕的競爭力所在,也是大陸短期無法取代的部份。

蔡景旺表示,為降低木雕藝品生產成本,提升價格競爭力,部份三義木雕業者早在1、20年前就西進大陸福建莆田市,在當地傳授木雕工藝,再回銷台灣。由於雕刻器具、工法都來自三義,目前莆田市的木雕工法幾近90%和三義木雕雷同。除了莆田市之外,三義木雕技術外移的大陸城市還有泉州、漳州及浙江東陽市等地。由於大陸內銷市場更大,目前幾乎已不再回銷台灣。

蔡景旺指出,最近1、2年來,福建莆田市木雕產業界已前來三義3次進行交流,浙江東陽市也來了2次。今年蔡景旺也和三義木雕協會前往莆田市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他發現莆田市木雕產業現況幾乎和20年前的三義一樣。但創作風格明顯有差異,三義的作品風格較開放、活潑,大陸的作品則相對閉鎖。

蔡景旺表示,三義木雕20年前已從原本的工藝製作逐漸轉型為藝術創作,近幾年個人工作室林立,並透過舉辦各式創作比賽,以及國立藝術學院教授的指導,作品藝術性逐年提升。反觀大陸的木雕工藝目前仍停留在老師父的工藝技巧階段,和三義木雕仍有落差,這也是三義木雕的競爭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