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部督導的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簡稱金屬中心),主要服務金屬及其相關產業,每年輔導廠商近800家,是國內少數能提供系統整合全方位服務的法人研發機構。

建構核心實驗室

跨單位 跨領域整合

金屬中心董事長黃啟川表示,該中心可以同時提供金屬相關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管理、檢測驗證、教育訓練、專利工程及市場分析等整合型服務,並透過創新前瞻的研發機制,核心實驗室的建構,關鍵類科專的商品化落實與跨單位、跨領域的資源整合,來達成任務目標。

黃啟川指出,該中心目前與約700家上市櫃公司有業務往來,技術合作的產業涵蓋扣件、手工具、閥製品、高爾夫球具、自行車、模具及汽車鋁輪圈等,與金屬相關產業互動十分頻繁與密切。

「654」策略

深化技術研發

黃啟川說,為了實現「成為全球最尖端金屬科技研發與應用服務機構」的遠景,該中心規劃「654」的發展策略;研發聚焦六大重點產業,包括電子金屬精微零組件業、模具業、運輸工具零組件業、FPD設備及零組件業、金屬製品設備業、醫療器材業等。

營運政策規劃五大發展方向,包括深化技術研發、進化產業服務、活化行銷推廣、強化人才培訓、催化綠色能源等。研發技術強化四大主軸,包括快速/精微、輕量化、環保/綠色及金屬製品/設備高值化等。

深化技術研發是金屬中心的重要營運政策;黃啟川表示,該中心去年(97年)研究報告及論文共計485篇、專利申請及授權計157件、舉辦研討會39場、協助業界科專28件、技術轉移119件、委託工服181件、促進投資101件,金額26.8億元,創造產值達64.2億元。

該中心不僅符合經濟部「科專成果運用多元化」的政策目標,更積極落實「研發成果商品化」策略,在深耕差異化、高價值產品與關鍵零組件的技術研發上,已獲得良好效益成果。

打通國際供應鏈

提升台灣形象

金屬中心在活化行銷推廣上,已具體展現在今年3月的德國科隆牙材展上;該中心邀集16家國內廠商組成「台灣精品形象館」,展期間共吸引超過千名買主造訪,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牙材通路商「HENRY SCHEIN」的董事Tony Jones,他對台灣產製牙科相關產品及系統有高度興趣,並當場下單。

黃啟川說,金屬中心藉由展覽的媒介,藉此協助業者打通國際的供應鏈,這將有助於台灣醫材產業聚落的茁壯。

此外,為配合政府推動再生能源,該中心也邀集業者成立風力發電設備研發聯盟,預定4年內研發出國內第一部擁有2,500千瓦發電能量的風力發電機,以供應台電使用,屆時更能提升台灣致力環保的國際形象。